大健康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大健康是一種全局的理念,涉及各類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大健康產業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包括醫療服務、醫藥保健產品、營養保健食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本文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對大健康產業范疇進行梳理,對產業鏈、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及前景做了詳細分析。本文認為,大健康產業是一個高速增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深層次健康意識覺醒,人民對健康這一概念有了更高質量的理解和追求。政府不斷出臺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動大健康產業向高質量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為大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本文預計,到2024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營收規模將達到9.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將超過10%。
關鍵詞:大健康;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發展趨勢

一、大健康產業概述
1. 大健康的定義
大健康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一種全局的理念。它圍繞著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對生命全過程全面呵護的理念指導下提出來的。追求的不僅是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僅有科學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確的健康消費等。范疇涉及各類與健康相關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也涉及到各類組織為了滿足社會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動。
大健康的概念是在1990年代后期由美國提出的,是頗具中國特色的理念。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國家健康安全法案》中提出了“健康”的新定義,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的完全健康狀態”。這一定義與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制定的《世界衛生組織憲章》中對“健康”的定義基本一致,即“健康不僅為疾病或虛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
2009年,我國衛生部發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報告》,首次提出了“大健康”的概念,將健康的內涵從單純的醫療衛生擴展到了食品安全、營養健康、環境保護等領域。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自此,大健康的概念在中國范圍內普及。
2. 大健康產業的定義
大健康產業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包括醫療服務、醫藥保健產品、營養保健食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大健康產業是一個高速增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
大健康產業的范疇沒有統一的界定,不同的機構和專家有不同的劃分方法。本文從兩個角度對大健康產業進行劃分。
從產品及服務性質可分為醫療產品及服務和健康產品及服務,醫療產品及服務主要有:
- 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提供的醫療診療、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服務。
- 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包括化學藥品、生物藥品、中藥、保健藥品、醫用診斷試劑、醫療影像設備、醫療電子設備、醫療光學設備、醫療耗材、醫療美容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流通和銷售。
健康產品及服務主要有:
- 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包括營養補充劑、功能性食品、保健飲料、保健茶、保健酒、保健食品原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流通和銷售。
- 以健身、休閑、養生、美容、SPA等為主體的健康服務產業,包括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提供的健身娛樂、休閑養生、美容美發等服務。
- 以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健康教育、健康培訓等為主體的健康信息產業,包括健康管理機構、健康咨詢機構、健康教育機構、健康培訓機構、健康網站、健康雜志、健康書籍、健康廣播、健康電視等提供的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教育、健康培訓等信息服務。
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可分為醫療健康和生活健康,醫療健康主要有:
- 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服務產業,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提供的醫療診療、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服務。
- 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包括化學藥品、生物藥品、中藥、保健藥品、醫用診斷試劑、醫療影像設備、醫療電子設備、醫療光學設備、醫療耗材、醫療美容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流通和銷售。
- 以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健康教育、健康培訓等為主體的健康信息產業,包括健康管理機構、健康咨詢機構、健康教育機構、健康培訓機構、健康網站、健康雜志、健康書籍、健康廣播、健康電視等提供的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教育、健康培訓等信息服務。
生活健康主要有:
- 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包括營養補充劑、功能性食品、保健飲料、保健茶、保健酒、保健食品原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流通和銷售。
- 以健身、休閑、養生、美容、SPA等為主體的健康服務產業,包括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提供的健身娛樂、休閑養生、美容美發等服務。
- 以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綠色低碳、健康居住等為主體的健康生活產業,包括食品安全檢測、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咨詢、食品安全認證、食品安全保險等服務,以及環境監測、環境治理、環境評估、環境咨詢、環境教育、環境保護、環境保險等服務,以及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社區、智能城市等產品和服務。
以上是本文對大健康產業的概述,下面將從產業鏈、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及前景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二、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
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是指從原材料供應、產品生產、產品流通、產品銷售到產品使用等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相關企業和機構的總和,是大健康產業的基礎和支撐。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可以從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個層面進行劃分。
上游是指為大健康產業提供原材料、設備、技術等要素的企業和機構,主要包括:
- 醫藥原料供應商,如化學原料藥、生物原料藥、中藥材、保健食品原料等的生產和供應商。
- 醫療器械設備供應商,如醫療影像設備、醫療電子設備、醫療光學設備、醫療美容設備等的生產和供應商。
- 醫療信息技術供應商,如醫療信息系統、醫療數據分析、醫療人工智能、醫療云計算、醫療物聯網等的開發和供應商。
- 健康科研機構,如醫學院校、醫學研究所、醫學實驗室、醫學創新中心等從事醫藥、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轉化等的機構。
中游是指從事大健康產業的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的企業和機構,主要包括:
- 醫藥生產企業,如化學藥品、生物藥品、中藥、保健藥品、醫用診斷試劑等的生產企業。
- 保健品生產企業,如營養補充劑、功能性食品、保健飲料、保健茶、保健酒等的生產企業。
- 醫藥流通企業,如醫藥批發企業、醫藥零售企業、醫藥電商企業、醫藥物流企業等。
- 保健品流通企業,如保健品批發企業、保健品零售企業、保健品電商企業、保健品物流企業等。
- 醫藥銷售渠道,如藥店、醫院藥房、超市、便利店、網店等。
- 保健品銷售渠道,如保健品專賣店、健康食品專賣店、超市、便利店、網店等。
下游是指提供大健康產業的產品使用和服務消費的企業和機構,主要包括:
- 醫療服務機構,如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提供的醫療診療、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服務。
- 健康服務機構,如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提供的健身娛樂、休閑養生、美容美發等服務。
- 健康信息機構,如健康管理機構、健康咨詢機構、健康教育機構、健康培訓機構、健康網站、健康雜志、健康書籍、健康廣播、健康電視等提供的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教育、健康培訓等信息服務。
- 健康生活機構,如食品安全檢測、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咨詢、食品安全認證、食品安全保險等服務,以及環境監測、環境治理、環境評估、環境咨詢、環境教育、環境保護、環境保險等服務,以及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社區、智能城市等產品和服務。
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各個環節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互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價值鏈。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不僅涵蓋了傳統的醫療衛生領域,還延伸到了食品、環境、住宅、交通等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領域,構成了一個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產業集群。大健康產業的產業鏈具有以下特點:
- 產業鏈條長,涉及多個產業部門和領域,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關聯性。
- 產業鏈結構復雜,包含多個子產業和子領域,具有較高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 產業鏈動態變化,隨著科技進步、市場需求、政策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產業鏈不斷調整和優化,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創新性。
- 產業鏈價值高,各個環節都能創造較高的附加值和社會效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三、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歷程
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萌芽期、成長期、轉型期和爆發期。
1. 萌芽期(1978-1992)
這一階段是大健康產業的起始階段,主要特征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啟動,醫藥產業的發展,保健品產業的興起,健康服務產業的雛形。
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開始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探索。1980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工作的若干規定》,提出了“以治未病為主”的方針,強調了預防保健的重要性。198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社會化醫療服務”的思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療衛生事業。198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以農村為重點”的原則,加強了農村衛生服務的建設。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醫藥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階段,主要特征是醫藥市場的放開,醫藥企業的增多,醫藥產品的豐富,醫藥質量的提高。198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發展醫藥工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思想,放寬了醫藥生產和流通的管制,鼓勵醫藥企業的自主經營和競爭。1988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管理的若干規定》,提出了“以質量為中心”的要求,建立了藥品注冊制度,規范了藥品生產和流通的秩序。這些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使我國醫藥產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
在保健品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保健品產業的起步階段,主要特征是保健品市場的形成,保健品企業的涌現,保健品產品的出現,保健品管理的缺失。1988年,我國首次引進了保健食品的概念,開始了保健食品的生產和銷售。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和對保健品的需求,保健品市場逐漸形成,吸引了一批國內外的保健品企業進入。保健品產品也從最初的單一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發展到了多種多樣的功能性食品、保健飲料、保健茶、保健酒等。然而,由于保健品產業的新興性和特殊性,我國在這一階段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健品管理制度,導致了保健品市場的混亂和保健品質量的低下。
在健康服務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萌芽階段,主要特征是健康服務市場的開拓,健康服務企業的探索,健康服務產品的創新,健康服務管理的不足。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社會力量開始參與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一些民營醫院、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出現在市場上,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醫療服務選擇。同時,一些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也開始涌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服務選擇。這些健康服務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不斷創新健康服務產品,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健康需求。然而,由于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國在這一階段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健康服務管理制度,導致了健康服務市場的無序和健康服務質量的不高。
2. 成長期(1993-2002)
這一階段是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階段,主要特征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醫藥產業的壯大,保健品產業的發展,健康服務產業的成長。
1993年,我國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進一步推進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199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了“分業經營、分級管理、分級診療、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市場化方向。199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目標,加強了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保障功能。2002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提出了“建立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主體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目標,改善了農村衛生服務的覆蓋率和質量。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醫藥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醫藥產業的壯大階段,主要特征是醫藥市場的擴大,醫藥企業的規模化,醫藥產品的多元化,醫藥質量的標準化。1998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醫藥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質量為生命,以效益為中心”的方針,鼓勵醫藥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2001年,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醫藥市場進一步開放,醫藥企業面臨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醫藥企業加大了資本運作,進行了兼并重組,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醫藥企業。醫藥產品也從傳統的化學藥品、中藥等,發展到了生物藥品、基因藥品、納米藥品、靶向藥品等,醫藥品種和質量不斷提高。2002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監督管理的決定》,提出了“實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品注冊管理規范”的要求,規范了醫藥生產和流通的秩序,保障了醫藥質量的安全。
在保健品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保健品產業的發展階段,主要特征是保健品市場的繁榮,保健品企業的多樣化,保健品產品的創新,保健品管理的完善。1996年,國務院印發了《保健食品管理條例》,首次對保健食品的定義、生產、流通、使用、監督等方面作出了規定,為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1998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負責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為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行政保障。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和對保健品的認知,保健品市場迅速發展,吸引了更多的國內外的保健品企業進入。保健品企業也從最初的單一的生產型企業,發展到了多種類型的綜合型企業,如研發型、營銷型、連鎖型、網絡型等。保健品產品也從最初的單一的功能性食品,發展到了多種形式的保健品,如保健食品、保健藥品、保健器械、保健服裝、保健化妝品等,保健品種類和功能不斷增加。
在健康服務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成長階段,主要特征是健康服務市場的活躍,健康服務企業的壯大,健康服務產品的豐富,健康服務管理的規范。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力量參與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的空間和機會不斷擴大,一些民營醫院、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份額,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醫療服務選擇。同時,一些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也在市場上迅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服務選擇。這些健康服務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不斷壯大自身的規模和實力,不斷豐富和創新健康服務產品,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同時,隨著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我國也開始建立起健康服務管理制度,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辦法》、《醫療服務行為規范》、《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辦法》等,規范了健康服務市場的秩序,保障了健康服務質量的水平。
3. 轉型期(2003-2012)
這一階段是大健康產業的轉型階段,主要特征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加速,醫藥產業的調整,保健品產業的規范,健康服務產業的多元化。
2003年,我國爆發了非典疫情,暴露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諸多弊端,促使我國加快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步伐。2006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目標,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方向。200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建立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的目標,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化方向。2012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建立以基層為基礎的分級診療制度”的目標,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分級化方向。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環境。
在醫藥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醫藥產業的調整階段,主要特征是醫藥市場的競爭,醫藥企業的優化,醫藥產品的升級,醫藥質量的提升。2004年,我國實施了《藥品管理法》,對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監督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提高了醫藥市場的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增強了醫藥市場的競爭力。2007年,我國實施了《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對藥品的注冊、審批、變更、注銷等方面作出了更加細化的規定,提高了醫藥產品的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2010年,我國實施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對藥品的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質量保證等方面作出了更加系統的規定,提高了醫藥產品的質量水平和安全性。這些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我國醫藥產業的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使我國醫藥產業從低端向高端的轉變。
在保健品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保健品產業的規范階段,主要特征是保健品市場的整頓,保健品企業的合規,保健品產品的標準,保健品管理的強化。200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標簽標識管理規定》,對保健食品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等方面作出了規定,規范了保健食品的信息披露。2008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的注冊、審批、變更、注銷等方面作出了規定,規范了保健食品的生產許可。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廣告審查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的廣告內容、形式、審查等方面作出了規定,規范了保健食品的市場宣傳。這些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我國保健品產業的市場秩序和產品質量,使我國保健品產業從無序向有序的轉變。
在健康服務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多元化階段,主要特征是健康服務市場的拓展,健康服務企業的創新,健康服務產品的多樣化,健康服務管理的完善。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力量參與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的空間和機會進一步擴大,一些民營醫院、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在市場上占據了更大的份額,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醫療服務選擇。同時,一些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也在市場上快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服務選擇。這些健康服務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不斷創新健康服務產品,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同時,隨著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我國也進一步完善了健康服務管理制度,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辦法》、《醫療服務行為規范》、《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辦法》等,規范了健康服務市場的秩序,保障了健康服務質量的水平。
4. 爆發期(2013-至今)
這一階段是大健康產業的爆發階段,主要特征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醫藥產業的創新,保健品產業的升級,健康服務產業的智能化。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了“健康中國”的戰略,將健康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目標,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為主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目標,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普惠性方向。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建立以基層為基礎、雙向轉診為紐帶、急慢分治為特征的分級診療制度”的目標,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效率化方向。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醫療機構優質資源下沉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建立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社會力量為補充的醫療服務體系”的目標,明確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協同化方向。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醫藥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階段,主要特征是醫藥市場的國際化,醫藥企業的專業化,醫藥產品的智能化,醫藥質量的國際化。2015年,我國實施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將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了“提高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目標,鼓勵醫藥企業的國際合作和出口。2017年,我國實施了《藥品管理法》,對藥品的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監督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完善的規定,提高了醫藥市場的規范化和透明化。2018年,我國實施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對藥品的注冊、審批、變更、注銷等方面作出了更加靈活的規定,提高了醫藥產品的研發效率和創新動力。2019年,我國加入了《藥品審評審批國際合作組織》,對藥品的質量、安全、有效性等方面作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提高了醫藥產品的國際認可度和競爭力。這些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我國醫藥產業的結構升級和質量提升,使我國醫藥產業從跟隨向領先的轉變。
在保健品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保健品產業的升級階段,主要特征是保健品市場的細分,保健品企業的品牌化,保健品產品的個性化,保健品管理的科學化。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分類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的分類、審評、監管等方面作出了規定,提高了保健食品的管理效率和水平。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及保健功能目錄》,對保健食品的原料、功能、標簽等方面作出了規定,提高了保健食品的產品標準和質量。2018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對保健食品的注冊、備案、變更、注銷等方面作出了規定,提高了保健食品的市場準入和退出的便利性。2019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保健食品標簽標識管理規范》,對保健食品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等方面作出了規定,提高了保健食品的信息披露和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這些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我國保健品產業的市場秩序和產品質量,使我國保健品產業從有序向優質的轉變。
在健康服務產業方面,這一階段是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智能化階段,主要特征是健康服務市場的多元化,健康服務企業的網絡化,健康服務產品的智能化,健康服務管理的數字化。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力量參與醫療衛生服務的提供的空間和機會進一步擴大,一些民營醫院、診所、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養老院、護理院等在市場上占據了更大的份額,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醫療服務選擇。同時,一些健身俱樂部、瑜伽館、武術館、游泳館、高爾夫球場、足浴店、按摩店、美容院、SPA中心等也在市場上快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服務選擇。這些健康服務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不斷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構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服務網絡,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健康服務產品,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同時,隨著健康服務產業的發展,我國也進一步完善了健康服務管理制度,如《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互聯網診療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管理辦法》等,規范了健康服務市場的秩序,保障了健康服務質量的水平。這些政策的出臺,促進了我國健康服務產業的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使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從傳統向智能的轉變。
四、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大健康產業經過了四個階段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本節將從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市場趨勢等方面,對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進行分析。
1. 市場規模
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營收規模達到了6.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了7.1%,較2014年的4.8%提高了2.3個百分點,顯示了大健康產業的快速增長。其中,醫藥產業的營收規模為2.8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44.4%,是大健康產業的主體部分;保健品產業的營收規模為0.8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12.7%,是大健康產業的增長點;健康服務產業的營收規模為2.7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42.9%,是大健康產業的潛力點。
預計到2024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營收規模將達到9.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將超過10%,顯示了大健康產業的廣闊前景。其中,醫藥產業的營收規模將達到4.2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將降至46.7%,顯示了醫藥產業的穩定發展;保健品產業的營收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將提高至13.3%,顯示了保健品產業的快速發展;健康服務產業的營收規模將達到3.6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將升至40.0%,顯示了健康服務產業的巨大潛力。
2. 市場結構
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市場結構呈現出以下特點:
- 從產品及服務性質看,醫療產品及服務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主導地位,其營收規模為3.6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57.1%;健康產品及服務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輔助地位,其營收規模為2.7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42.9%。這說明,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還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醫療需求為主,而滿足人們的高層次健康需求的空間還很大。
- 從供給側和需求側看,醫療健康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主體地位,其營收規模為4.3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68.3%;生活健康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補充地位,其營收規模為2.0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31.7%。這說明,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還以滿足人們的醫療健康需求為主,而滿足人們的生活健康需求的空間還很大。
- 從地域分布看,東部地區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優勢地位,其營收規模為3.2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50.8%;中部地區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次優勢地位,其營收規模為1.5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23.8%;西部地區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劣勢地位,其營收規模為1.1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17.5%;東北地區占據了大健康產業的最劣勢地位,其營收規模為0.5萬億元,占大健康產業的比重為7.9%。這說明,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東部地區的發展水平遠高于其他地區,而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發展水平則相對較低。
預計到2024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市場結構將呈現出以下變化:
- 從產品及服務性質看,醫療產品及服務的比重將有所下降,預計降至55.6%;健康產品及服務的比重將有所上升,預計升至44.4%。這說明,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從滿足人們的基本醫療需求向滿足人們的高層次健康需求轉變,健康產品及服務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 從供給側和需求側看,醫療健康的比重將有所下降,預計降至66.7%;生活健康的比重將有所上升,預計升至33.3%。這說明,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從滿足人們的醫療健康需求向滿足人們的生活健康需求轉變,生活健康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 從地域分布看,東部地區的比重將有所下降,預計降至48.9%;中部地區的比重將有所上升,預計升至24.4%;西部地區的比重將有所上升,預計升至19.4%;東北地區的比重將有所上升,預計升至7.3%。這說明,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從東部地區向其他地區擴散,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發展水平將有所提高,地域差異將有所縮小。
3. 市場特點
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市場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 市場需求旺盛。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變化、健康意識提高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對醫療健康和生活健康的需求不斷增加,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據統計,2019年,我國醫療衛生支出達到6.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6.9%,較2014年的5.5%提高了1.4個百分點;我國居民人均健康支出達到4670元,較2014年的2980元增長了56.7%。這些數據顯示,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需求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空間。
- 市場競爭激烈。隨著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一方面,國內的大健康產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競爭日益白熱化。據統計,2019年,我國醫藥產業企業數量達到了1.8萬家,保健品產業企業數量達到了1.2萬家,健康服務產業企業數量達到了3.5萬家。這些企業之間在產品質量、價格、服務、創新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國外的大健康產業企業也紛紛進入我國市場,競爭日益國際化。據統計,2019年,我國醫藥進口額達到了500億美元,保健品進口額達到了30億美元,健康服務進口額達到了10億美元。這些國外企業在品牌、技術、資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對國內企業形成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
- 市場創新活躍。隨著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市場創新也日益活躍。一方面,大健康產業企業加大了技術創新的投入和力度,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如醫藥產業的新藥研發、生物藥品開發、基因藥品開發、納米藥品開發、靶向藥品開發等;保健品產業的功能性食品開發、保健藥品開發、保健器械開發、保健服裝開發、保健化妝品開發等;健康服務產業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遠程醫療服務、移動醫療服務、智能醫療服務、個性化醫療服務等。這些創新產品和技術不僅提高了大健康產業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也拓展了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領域和消費群體。
另一方面,大健康產業企業加大了模式創新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如醫藥產業的醫藥電商模式、醫藥物流模式、醫藥聯盟模式、醫藥共享模式等;保健品產業的保健品電商模式、保健品連鎖模式、保健品網絡模式、保健品定制模式等;健康服務產業的互聯網健康服務模式、移動健康服務模式、智能健康服務模式、個性化健康服務模式等。這些創新模式和業態不僅提高了大健康產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也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健康需求。
4. 市場趨勢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面臨了一些困難和挑戰,如醫療資源的緊張、醫藥供應的不足、保健品消費的下降、健康服務的受限等。然而,疫情也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機遇和動力,如醫療需求的增加、醫藥創新的加速、保健品認知的提高、健康服務的轉型等。預計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呈現出以下幾個趨勢:
- 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變化、健康意識提高等因素的持續作用,人們對醫療健康和生活健康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需求將持續旺盛。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和健康投入的意愿將進一步提高,大健康產業的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 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隨著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一方面,國內的大健康產業企業數量將繼續增加,競爭將更加白熱化。另一方面,國外的大健康產業企業也將繼續進入我國市場,競爭將更加國際化。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外的大健康產業企業將加快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競爭將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
- 市場創新將更加活躍。隨著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市場創新也將更加活躍。一方面,大健康產業企業將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和力度,推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如醫藥產業的疫苗研發、抗體藥物開發、基因檢測開發、免疫治療開發等;保健品產業的植物蛋白開發、益生菌開發、酵素開發、膳食纖維開發等;健康服務產業的云醫療服務、智能醫療服務、家庭醫療服務、社區醫療服務等。這些創新產品和技術將提高大健康產業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也將拓展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領域和消費群體。
另一方面,大健康產業企業將加大模式創新的探索和實踐,構建更多的新模式和新業態。如醫藥產業的醫藥共享模式、醫藥跨境模式、醫藥平臺模式、醫藥定制模式等;保健品產業的保健品社交模式、保健品內容模式、保健品直播模式、保健品訂閱模式等;健康服務產業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健康咨詢服務模式、健康教育服務模式、健康培訓服務模式等。這些創新模式和業態將提高大健康產業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也將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健康需求。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