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達到9萬億元
保健品、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及智能手環等健康監測設備持續熱銷;艾灸、拔罐、按摩等中式養生項目預約火爆;瑜伽、舞蹈、搏擊等特色課程因其趣味性與解壓效果備受青睞;徒步、騎行、越野、冰雪運動等吸引眾多年輕人砸下“真金白銀”……健康消費正以多元形態滲透人們的生活,并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一大亮點。商務部等12部門近日發布了《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多項具體措施,促進健康消費市場發展。
多舉措推動健康消費
此次發布的方案圍繞健康飲食、健身運動、養老服務等領域提出重點舉措,旨在提升產品、服務供給質量,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并輻射相關產業發展。
在優化特殊食品市場供給方面,深化特殊食品注冊備案制度改革,完善保健食品事前審評和事后評價機制,暢通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審查注冊。著力發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開展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價監競爭守護等專項行動,加大保健食品、“一老一小”等領域價格違法打擊力度。
豐富健身運動消費場景成為方案的一大亮點。方案支持地方建設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社會足球場等場地設施,組織實施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項目。開展社區運動健康中心試點,提供健康測評、健身指導、運動康復等服務。推動各類體育場館開放共享,鼓勵機場、公園、購物中心等引入微型健身房。積極培育冰雪、馬術、賽車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時尚休閑運動項目。
方案還提出要“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通過舉辦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深入實施“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跟著賽事去旅行”“戶外運動 活力山水”等行動,持續增加優質體育消費供給。加快運動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強化科技賦能和智能應用,推出小體積、便攜式智能健身和戶外運動裝備器材。鼓勵優質科研團隊開展科技攻關,重點支持可穿戴運動電子產品與運動器械發展與迭代、數字體育平臺、業務系統等。
此外,方案還強調加快運動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強化科技賦能和智能應用,推出小體積、便攜式智能健身和戶外運動裝備器材。鼓勵優質科研團隊開展科技攻關,重點支持可穿戴運動電子產品與運動器械發展與迭代、數字體育平臺、業務系統等。
針對日益龐大的銀發市場,方案提出增強銀發市場服務能力,聚焦推動景區設備設施適老化改造,開通老年旅游專線,豐富銀發旅游產品供給。同時,方案提出,支持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健身休閑等業態深度融合,促進慢性病管理、生活照護等智慧養老服務產品研發應用。此外,政策還鼓勵電商平臺、商場超市等開發老年人適用版面或設施,設立銀發消費專區,便利線上線下消費。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品質,積極開展“智慧廣電+養老服務”,通過有線電視、廣電5G等方式,開發場景式、體驗式、互助式養老服務消費場景。
此外,方案還在提升健康飲食消費水平、壯大新型健康服務業態、引導健康產業多元發展、強化藥店健康促進功能、組織健康消費促進活動、宣傳推廣健康理念知識等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我國居民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達到9萬億元,相較于2021年8萬億元的總額實現顯著躍升?!?/span>“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
據了解,健康消費涵蓋的范圍很廣,從醫藥產品到保健品、營養食品,從運動健身、休閑養生到健康管理等,健康消費市場規模逐漸擴大,領域也在不斷細分。
當下,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運動健身相關市場熱度升高。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從消費水平看,戶外運動愛好者年均消費保持在較高水平,在單個戶外運動項目上的年均消費達2000至5000元。從消費群體看,80后、90后成為戶外運動群體的核心。
除傳統健身方式以外,瑜伽、舞蹈、搏擊等特色課程因其趣味性與解壓效果備受青睞。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女性消費者在健身房的運動項目中,有氧運動、跑步、健身操位列前三,占比依次為51.8%、49.8%、47.1%,瑜伽以45.5%的占比緊隨其后。
消費者對健康產品的消費熱情也在不斷走高。美團、大眾點評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年底以來,“滋補養生類火鍋”關鍵詞搜索量增幅最快,而且25至30歲用戶搜索熱情最高。
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健康消費已經成為消費趨勢和新增長點。在“6·18”“雙11”等購物旺季,運動手表、助聽器、血壓計、按摩儀等商品銷售火爆。此外,阿膠、魚油、輔酶Q10、氨糖等保健品熱度提升顯著。
專家表示,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日益提升的健康意識,構成了健康產品市場需求的堅實基礎。未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健康消費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服務創新激發新動能
伴隨著中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健康消費正逐漸成為新型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消費已成為當下年輕人消費新潮流。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336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2%的受訪青年為健康產品付過費,運動健身和中式養生是受訪青年更樂意付費的類型。
具體來看,56.2%的受訪青年會購買運動鞋服、運動器材,51.1%的受訪青年會為室內外各類運動付費,50.2%的受訪青年會為藥膳、養生火鍋、中藥茶飲等食品買單,42.2%的受訪青年會嘗試艾灸拔罐等中醫藥理療。
智能手環等健康監測設備的普及,讓年輕人的健康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發布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腕戴設備出貨量達到了4576萬臺,同比增長高達21%。
京東健康數據顯示,2024年京東智能健康監測裝備的購物用戶數同比增長超3倍,今年以來依然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其中,能監測HRV(心率變異性)的進階版監測設備最受用戶追捧。
“年輕群體的健康消費趨勢是蓬勃向上的。”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黃曉靈說,“預計在未來5年,智能化、個性化、便捷化的健康服務將成為市場增長的核心引擎之一。”
伴隨智能手機和通信網絡的普及,老年人逐漸成為“指尖一族”,通過網絡觀看養生知識、購買健康課程等也成為一種“時髦”。京東健康與艾瑞咨詢聯合發布的《中國銀發人群健康養老消費報告》顯示,目前網購醫療健康產品的老年人占比逐漸提高,有71.2%的老年人在網上購買過醫療健康產品。在另一互聯網平臺上,中老年體檢套餐3年間銷量增長470%。
此外,從人口結構上看,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預計這一數字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專家表示,人口結構的變化蘊含著健康等服務消費的創新動能,老年護理服務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