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煙臺紡織服裝業在平穩中前行,出口額達106.7億元人民幣
3月18日,記者從煙臺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獲悉,2018年,煙臺紡織服裝業在平穩中前行。2018年1—12月,全市有近800家企業出口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106.7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比增長11%。
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婁禮仁認為,“從各項主要指標來看,基本實行平穩運行,這也得益于我們提前布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了一定優勢。”他表示,我市自2017年在山東率先召開紡織服裝工業新舊動能轉換暨南山紡織服裝現場大會后,全面貫徹省新舊動能轉換與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企業的創新力度、品牌戰略都有了質的突破,為實現平穩增長打下了基礎。”
煙臺市紡織服裝業,在過去的2018年以“穩”為基調,以“創新”為引擎,以“高質”助推升級,全市紡織服裝業始終保持著平穩、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
2018年,從全市紡織服裝規模企業主要經濟指標來看,主要產品產量:1—12月,棉紗2641噸、印染布3894.3萬米、毛機織物(呢絨)3337萬米,分別比上年同期略增;服裝1.14億件,與上年同比略降;化學纖維79200.9噸,與上年同比增長39.9%;合成纖維71306.9噸,同比增長39.5%,其中:氨綸51182噸,同比增長74.8%;高性能化學纖維7894噸,同比增長43.8%。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1—12月,紡織、服裝服飾、化纖合計267.22億元,同比持平。其中:紡織92.85億元,同比略降;服裝服飾142.41億元,同比持平;化纖31.95億元,同比增長8.2%。
從利潤總額來看:1—12月,紡織、服裝服飾、化纖合計20.46億元,同比略降。其中:紡織8.83億元,同比略降;服裝服飾10.17億元,略降;化纖1.76億元,同比持平。
在所有主要經濟指標中,紡織服裝出口貿易最為突出,已連續三年穩增長。婁禮仁認為,在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越發激烈、摩擦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能夠持續穩定的增長實屬不易。2018年,全市有近800家企業出口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106.7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1%。
在主要產區方面,海陽市針織毛衫產業集群持續發力,由于該市數十年來一直作為支柱產業,多措并舉,重點扶持,使針織毛衫產品年產量穩定在4.5億件、年銷售收入穩定在150億元的規模。2018年該市利稅達3.86億元,從業人員達12萬余人,成為全市紡織行業的平穩發展的最大“動力源”。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