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醫藥中間體行業深度分析及市場現狀調研
醫藥中間體是醫藥化工原料至原料藥或藥品這一生產過程中的一種精細化工產品,化學藥物的合成依賴于高質量的醫藥中間體。醫藥中間體行業是我國醫藥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與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品制劑的發展密切相關。本文將對2023年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的市場現狀、產量、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以期為相關投資者和從業者提供參考。
一、市場現狀
根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近年來,全球醫藥中間體行業高速發展,產業持續向中國轉移,推動我國醫藥中間體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醫藥生產所需的基礎化學原料、醫藥中間體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僅有少數高端中間體需要依賴進口,同時,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醫藥中間體出口大國,總體來說我國醫藥中間體的供給能力不斷提高。
根據企查貓的數據,目前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的主要企業共有21217家,其中以2019年為主要注冊熱潮,2019年全國醫藥中間體注冊企業數量達1960家;2021年,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達315家,同比減少584家。從注冊資本來看,目前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企業注冊資本主要分布在100萬元以下,相關企業數量為5513家;其次為注冊資本在1000-5000萬之間的企業,相關企業數量為4016家。從整體來看,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企業占比超40%。
從區域分布來看,目前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尤其以江蘇、上海和浙江為代表,截至2022年12月29日,江蘇省共有相關醫藥中間體行業企業數4067家、上海市共有2667家、浙江省共有2484家。從企業類型來看,目前我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存續/在業的企業主要以有限責任公司和獨資企業為主,截至2022年12月29日,有限責任公司共有12406家,占比為93.33%;獨資企業共有3625家,占比為27.27%。
二、產量
根據森萱醫藥招股說明書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以前我國醫藥中間體產量不斷增長,2016年,我國醫藥中間體產量達到峰值,約為1453萬噸。2016年以來,我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整體呈現中小企業為主、生產區域集中、業務規模穩定、工藝技術水平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等特征,同時受環保壓力的影響,我國醫藥中間體產量有所下滑;但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響,國際社會對一些與抗疫相關的原料藥需求旺盛,因此部分原料藥需求有所回升,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醫藥中間體行業的發展。2018年我國醫藥中間體產量為1032萬噸,前瞻根據下游原料藥市場需求情況、醫藥中間體市場發展狀況以及新冠疫情的刺激作用綜合測算,2021年中國醫藥中間體產量約為1113萬噸。
三、規模
根據森萱醫藥招股書數據顯示,2012-2017年,我國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醫藥中間體市場規模下降至2017億元。隨著大量專利藥到期,仿制藥將給醫藥中間體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發展機遇。前瞻初步測算1,2021年,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200億元。
四、競爭格局
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較為分散,多數企業規模相對較小,通過匯總行業內代表性企業2021年醫藥中間體及相關業務收入
(部分企業將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營業收入合并披露)情況1,可以看出,13家行業代表性企業醫藥中間體業務市場份額合計不足10%。其中,普洛藥業
(000739)、九洲藥業 (603456)、華海藥業 (600521)、天宇股份
(300702)等是行業內的領先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五、發展趨勢
未來,中國醫藥中間體行業將面臨以下幾方面的發展趨勢:
(1)環保政策將加強行業整合和優化。隨著國家對環保問題的日益重視,生產企業建設環保處理設施的壓力增大,同時也要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這將促使一些小型低端的生產企業退出市場或被兼并重組,而一些具有規模效應和技術優勢的生產企業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空間。
(2)產品結構將向高端化和多樣化發展。隨著我國化學原料藥和化學制劑的不斷創新和升級,對醫藥中間體的需求也將更加精細化和個性化。這將要求生產企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新工藝。同時,生產企業也要拓展更多的應用領域,如生物制品、獸用藥、農用化學品等。
(3)國際合作將增加行業競爭力和影響力。隨著我國醫藥中間體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不斷提升,國際合作也將更加頻繁和深入。一方面,生產企業可以通過與國外知名企業合作或并購等方式獲取先進的技術、設備、管理經驗等資源,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生產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國外客戶合作或出口等方式拓展更多的市場空間和利潤來源,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