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金屬制品行業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金屬制品是通過把金屬物料加工成為物品、零件、組件等工藝技術,制造成成品或零部件的產品,主要包括了橋梁、輪船等的大型零件,乃至引擎、珠寶、腕表的細微組件。
中國的金屬制品業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且主要面向國內市場。金屬制品在加工過程中的鑄造、鈑金、焊接和表面處理等工藝,需要具備一定技能的勞動力才能完成,復雜金屬零部件的加工更是離不開數控機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即使有了先進的機器設備,如果不清楚相應的工藝,制作不出對應的模具,都無法完成復雜金屬零部件的加工。金屬制品被廣泛用于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巨大價值。
近年來,我國金屬制品行業有了較快的發展,企業數量在逐年增長,截止到2018年5月,行業有23458家企業,較上年增長了11.8%。行業企業的資產總額也在逐年增長,到2018年5月為28066.8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7.1%左右。從行業企業的營收來看,2017年為37097.70億元,較上年減少了3.5%左右,利潤總額也相對8.0%左右的下降。
我國金屬制品行業發展形勢良好,企業數量和資產總額在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帶動了金屬制品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推動了我國逐漸由金屬制品大國向金屬制品強國的轉變,并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前景。
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并不平衡,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較早,因此規模較大,下游應用領域對金屬制品的需求量也較大;東北地區經濟近來發展相對較慢,因此市場規模增加有限;西部地區面積大,人口少,雖然近年來經濟增速加快,但由于經濟基礎薄弱,消費能力欠佳,因此市場占比也不高。因此2017年中國金屬制品市場規模最大的地區是東部地區,占比為38.4%,其次為華南地區,市場規模占比達到21.7%,其他地區占比相對較小。
盡管我國金屬制品企業發展迅速,但遍地開花,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技術進步依舊很慢,制品企業效益普遍不佳。產品集中度低,集聚化效應差。行業內,當前除鋼簾線產品外,其他產品的集中度均較低。且由于國內高端原材料的供應不足,成為制約企業生產高端產品的瓶頸。企業的工裝設備也是參差不齊。
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也十分嚴峻,在這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業問題不可忽視,亟待解決。為此,加強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素質人才,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對于建立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是各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金屬制品行業的產品將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業界的技術水平越來越高,產品質量會穩步提高,競爭與市場將進一步合理化。加上國家對行業的進一步規范,以及相關行業優惠政策的實施,未來金屬制品行業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