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少質精將是未來化工園區的發展方向
產業洞察 2018-11-19 10:51:11 互聯網
多年來,我國化工園區一直處于粗放式的快速發展模式。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底,我國共計擁有601家化工園區,其中年產值100億元以下的園區有404家。這反映出我國化工園區數量過多,一些園區體量過小,協同效應不明顯。
近期,多地發布藍天保衛戰、污染治理攻堅戰等三年期環保相關行動計劃和方案。中國化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政策中普遍對化工園區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對園區進行分類整合、升級改造等,給出了化工園區發展“少而精”的政策導向。
在化工第一大省山東,省政府出臺了《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并提出,7個傳輸通道城市(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禁止新建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并推進各類園區循環化改造、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對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區等進行集中整治,限期進行達標改造,減少工業聚集區污染。
作為煤化工大省,河南出臺了《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園區。河南省石化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東對此表示,目前河南省的主要問題是各化工園區和企業間差距較大,整體承接力、帶動力偏弱。該計劃嚴控省內化工園區數量,將加快推進全省化工產業合理規劃布局,產業結構調整,有助于加快傳統化工與新型煤化工的融合,將河南打造成全國重要的煤基新材料基地。
10月1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促進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的通知》,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建材、鋼鐵、焦化、鑄造等高排放行業進行錯峰生產。
10月,寧夏銀川印發《銀川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到,2018年12月1日-2019年3月10日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以錯峰生產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不得少于取暖新增排放量為原則,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依法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2018年10月底前,完成錯峰生產方案制定工作,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企業錯峰生產的基準產能以2018年10月產能計。
從政策上來看,各地對化工園區的政策導向都是“少而精”,這也正是行業的發展方向。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指出,下一步,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要量少質精,瞄準智慧、綠色、創新、規劃、管理等方面,推進園區集群化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