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固廢處理市場廣闊,預2022年固廢處理市場規模破10000億元?
近年來,污染問題的不斷頻發,國家及相關部門積極出臺一系列政策約束工業及生活固體廢物的排放并加大對不同領域固體廢物的處理。
2016年,214個大、中城市工業固體廢物的生產量為14.8億噸,占全國工業固廢產生量的50%,其中綜合利用量8.6億噸,處置量3.8億噸,貯存量5.5億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利用處理總量的48%,處置、貯存分別占21.2%和30.7%,綜合利用仍然是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主要途徑。
從固廢處理行業分析了解到,目前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有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有三種,分別是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衛生填埋的應用最廣,所占收運量的比例也最高,可達60.32%。焚燒則通常限定在沿海地區,占收運量比例的37.5%。堆肥的效果很好,但只有個別地區選擇性地使用,局限性較大,在收運量的比例中也只占2.18%。
從固廢出來行業市場空間來看,據數據顯示,工業固廢、餐飲垃圾、生活垃圾等各大細分領域內的固廢處理行業,目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000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達17萬億,固廢領域的投資額為4.5萬億,計劃完成固廢處理65.3萬噸/日。固廢處理產值的復合增長率超過10%,預計在2020年固廢處理市場規模達到8000億元的水準,2022年固廢處理市場規模突破10000億元。
目前,比較提倡的生活垃圾處理是焚燒處理,但我國焚燒處理比例在40%以下,而發達國家普遍在65%以上。填埋處理是我國目前垃圾處理的最主要手段,處理能力占比在60%以上。根據報告大廳數據顯示:2016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8878.89萬噸,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1808.75萬噸,占比為62.55%;焚燒量為6626.49萬噸,占比為35.10%;其他無害化處理量占比僅為2.35%。報告顯示,到2020年規劃處理規模占比結構為填埋43%、焚燒54%、其他3%。單就2017年開始火爆的工業固廢市場來說,工業固廢處理產值近5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10%,即便未來以8%的速遞遞增,也能在2020年達到8000億元的水準。未來固廢處理市場廣闊。
未來,固廢處理市場在數年內的投資規模有望迅速攀升,從“十一五”時期環保總投資占比的10%增至“十三五”時期的25%左右。如此,“十三五”時期,固廢處理領域投資規模將超過3萬億。
我國固廢處理行業起步較晚,總體尚處于快速成長階段。近年來固廢處理市場發展較快,但仍存在廣闊的前景,其中焚燒將逐漸取代填埋成為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是城鎮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我國城鎮垃圾產量巨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2016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為20,362.0萬噸,較2010年的15,804.8萬噸增長28.8%,年復合增長率為4.3%,增速較快。“十二五”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地加大對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資金投入,垃圾收運體系日趨完善,處理設施數量和能力快速增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顯著提高。2016年,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9,673.8萬噸,無害化處理率為96.6%;與2010年相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上升59.7%,年復合增長率為8.1%,無害化處理率上升18.7個百分點。
與垃圾清運量相比,盡管近年來生活垃圾處理市場發展迅猛,但截至2016年末,無害化處理量仍存在688.2萬噸的缺口;隨著城鎮化戰略的不斷推進,預計“十三五”期間城鎮人口數量仍將保持一定增速,生活垃圾清運量也將隨之增長。按照2010年~2016年間年復合增長率4.3%的增速,2020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預計將達到24,096.7萬噸,對應所需增長的垃圾處理能力為4,422.9萬噸,垃圾處理市場仍存在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