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的產業化應用:助力制造業實現完美“智能化轉型”?
在人工智能技術大規模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同時,在工業領域,尤其是占據龐大市場的手機制造環節,正吸引越來越多機器視覺類公司的目光。
尤其國家近年對半導體行業的大力支持下,部分機器視覺類公司“瞄上”半導體封裝等環節,正著手對此進行下一步的技術突破。
關于“機器視覺”
機器視覺是指采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與判斷,通過計算機攝取圖像來模擬人的視覺功能,實現人眼視覺的延伸。
相比于人眼觀測,機器視覺具有靈活性、自動化、客觀、非接觸和高精度等特點。尤其是在工業生產領域,機器視覺強調生產的精度和速度,以及工業現場環境下的可靠性。在一些不適于人工作業的危險工作環境或者人工視覺難以滿足要求的場合,常用機器視覺來替代人工視覺。
機器視覺系統是通過機器視覺產品(即圖像攝取裝置,分CMOS和CCD兩種)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得到被攝目標的形態信息,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字化信號;圖像系統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來抽取目標的特征,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人的肉眼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識別,機器視覺卻能在細微處體現出“大”智慧。
機器視覺應用場景
1、工業機器人
一個典型的工業機器視覺應用系統,包括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機械工程技術、控制技術、光源照明技術、光學成像技術、傳感器技術、模擬與數字視頻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人機接口技術等。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勢必引起機器視覺新增長。我國正處于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拐點,市場潛力巨大,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估計,中國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占主導地位,2018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安裝在中國,這必會引發機器視覺的廣泛應用。
2、無人機、自動駕駛
機器視覺是無人機實現“無人”的首要解決問題。我國無人機技術大多銷至國外,國內市場并未大范圍開發。隨著我國智能生產的逐步推進,無人機國內市場化指日可待。易觀智庫認為智能無人機在未來幾年將保持超過50%的增長率,在2018年超過100億人民幣。另外,特斯拉、分時租賃為自動駕駛增加新人氣,機器視覺受益。
3、智能醫療
據報道稱,美國已經研發出可自動提取毛囊進行植發的高科技機器人Artas,而這款醫療機器人正是利用機器視覺更好地識別人體的細胞特征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研發這款機器人的赫伯特·范伯格博士表示,使用Artas進行植發痛苦要小很多,且恢復時間更短,還能更精準的去除毛發。他指出該機器人會測量卵泡,識別哪些毛發是最好的移植載體。它可以確定毛發的強度,且可以知道頭發生長的角度,以避免卵泡在提取過程中的損壞。經測算,全球醫用機器人未來三年銷量復合增速約為55%,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在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0%、47%。可以看出,醫用機器人具備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等待挖掘,機器視覺再添推力。
4、安防智能監管
智能安防是我國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日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藍皮書:世界網絡安全發展報告2015-2016》中,工信部表示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鋪開,截至目前,中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已接近300個。機器視覺可以通過生物識別、智能事件分析、太赫茲技術三個方法實現智能監管,解放大量人力并大大提升效率,使大海撈針、透視眼成為可能。
5、個性化定制&虛擬試衣間
一般的做法是,我們想買一件衣服,要么正在去商店的路上,要么正在網上根據從S到XL的標準尺碼進行挑選。這些大批量的生產造就了單位貨物的成本下降。
工業4.0時代的紡織品生產方式或許會與之不同,它將通過有效的數據處理,提供定制性的個性商品。客戶一旦決定選擇哪個模型,圖像處理系統(機器視覺系統)就會對其各項維度進行測量,完成個性化匹配,省時省力且“智能化”。
基于機器視覺的自動化監測、智能控制系統將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各個領域,并主要從中端生產線向前端制造和后端物流環節延伸,成為提升產業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助力制造業實現完美“智能化轉型”。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