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東湖高新金霞智慧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長沙東湖高新金霞智慧城項目
1、項目概況
長沙東湖高新金霞智慧城項目位于湖南省長沙市金霞經濟開發區沙坪工業 組團核心區域,項目總用地為 109,974.23 ㎡,總建筑面積為 206,117.62 ㎡,其中 地上計容建筑面積 175,539.98 ㎡,主要用于建設研發生產用房和服務配套用房; 不計容面積 30,577.64 ㎡,主要包括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建筑、架空層和屋頂樓 梯間。
本項目由湖南金霞東湖高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運作,旨在打造以研發 生產用房和相關配套設施為主要建設內容的綜合型智能制造產業園區,推動區域 智能制造產業集聚發展,助力長沙國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設。本項目總投資為63,438.41 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 41,000.00 萬元。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以智能制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堅定落實高質量發展的長沙模式
長沙市委、市政府發布的《長沙建設國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建設國家智能制造中心實施“三步走”戰略,實現構建“三區”的目標,在2018-2020年,大力推進試點示范企業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的升級改造,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企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2021-2023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優勢產業企業智能轉型基本實現。2024-2025年,全市制造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完善。金霞智慧城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支持以上發展戰略,助力長沙產業的轉型升級。
(2)發展物流裝備制造業是促進金霞經濟開發區經濟增長的需要
金霞智慧城項目建成后,將拓展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強化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的功能和作用,推進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的發展。金霞智慧城項目的建成將會使物流裝備制造企業在園區內集聚成群,形成群體優勢,產生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通過產業鏈條的拉長、地方稅收的增加、土地的增值、創造就業機會等方式,有效拉動金霞經濟開發區經濟的增長。
項目可行性分析
(1)本項目的實施受到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根據《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精準推進園區產業倍增計劃實施意見》的指導精神,長沙市金霞經濟開發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與本公司聯合,根據園區快速發展的需求,提出了本項目的建設。旨在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引進并聚集一批集研發、生產制造全產業鏈及市場營銷于一體的企業,打造出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智慧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基地。從而推動沙坪“高、精、清”都市工業組團乃至金霞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使其成為北部新城的重要經濟增長單元。
(2)本項目是公司戰略發展規劃重點
長沙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具有重要的區域價值優勢。東湖高新成立以來,緊跟國家戰略,秉承“研究產業、服務產業、投資產業”理念,探索“以產興城”、“以城促園”的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先后于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區開發運營各類主題科技園區,是國內產業園區運營的行業龍頭,目前已形成以智能制造、生命科技兩大主題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運營體系,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促進區域經濟創新發展。
至此,東湖高新圍繞“長江經濟帶”,完成了武漢、長沙、合肥、杭州以及重慶的產業布局。在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背景下,東湖高新將始終堅持“研究產業、服務產業、投資產業”的運營理念,圍繞生命科技、光電子信息、智能制造、IT服務四大主題產業,形成“平臺+實業+投資”的產業運營體系,通過服務輸出、資本輸出來助力企業成長,助推產業聚集大發展。
項目投資概算
項目整體建設期為 4 年,項目總投資使用計劃為 5 年,總投資63,438.41萬元。
項目的經濟效益
項目總體建設開發周期為 4 年,該項目部分銷售,部分自持,內部收益率為 8.93%(稅后),項目投資回收期為 8.40 年(稅后)。
項目用地、立項、環評報批情況
項目所需土地、立項批復、環評批復已取得。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