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國內大循環 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態勢向好
日前,第九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爐窯工程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發展論壇在南昌舉行,來自全國有色行業爐窯關聯企業、科研院所共計200余人出席。與會代表圍繞 “綠色清潔、創新智能、高質發展”主題,針對 “雙循環”發展格局下有色金屬爐窯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趨勢進行了深入交流。
行業呈現恢復性向好態勢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家生表示,前三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走出探底后恢復性向好的態勢:一是常用有色金屬冶煉產品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礦山、加工產量恢復正增長。二是固定資產投資降幅環比略有擴大。三是銅及銅材進口大幅增長,鋁及鋁材出口降幅收窄。四是國內現貨市場銅、鋁、鉛、鋅價格已恢復或超過疫情前的水平。五是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轉為正增長。綜合來看,行業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市場預期不斷改善。
趙家生指出,當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正處于由數量和規模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急需推動行業智能制造發展進程,加速前沿技術與有色金屬行業深度融合,構建智能生產體系,實現生產、設備、能源、物流等資源要素的數字化匯聚、網絡化共享、平臺化協同和優質化配置,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智能化和綠色發展。
四方面發力
趙家生認為,下一階段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應該向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保持底線思維。要充分認識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樹立底線思維,絕不能放松警惕,提早做好最艱難時刻的危機應對舉措。
二是堅持創新、堅持綠色發展。有色金屬爐窯行業是綠色發展、節能減排的第一道 “關口”,要集中力量,把資金、人才、物力等資源更多地向安全環保、低能耗的新技術、新工藝領域傾斜。同時,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提升有色金屬行業爐窯裝備的清潔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決策。有色金屬工業要認真貫徹 “雙循環” “新基建”的理念,發揮在國內國際大循環中的作用。加快有色行業爐窯工程技術與裝備產業國內大循環的暢通,進一步完善產業供應鏈、推動產品高質量滿足供給需求,為國內循環提供持續發展動力。
四是注重人才培養。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創新驅動,關鍵是人才,有色金屬行業的智能制造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和行業的創新實踐。
主動融入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祥華指出,有色金屬行業要轉型升級、全面崛起,需要高舉創新大旗,實現高技術引領。中國恩菲擁有 “631121”科技研發平臺,形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包括國家級、行業級大師和百余名博士團隊的人才隊伍,2019年科技研發經費達到2.1億元。中國恩菲愿與行業同仁攜手共進,圍繞核心、關鍵和 “卡脖子”領域研發攻關,共同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方云指出,2020年是江銅集團實施三年創新倍增戰略的關鍵之年,全集團上下正圍繞全年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任務攻堅克難、全力沖刺。江銅集團將繼續秉持 “以銅為本、做強有色、多元發展、全球布局”的戰略方針,主動融入 “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提升發展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將江銅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趙家生強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基本職能和根本宗旨就是做好服務企業、服務政府、服務行業的 “三服務”工作,工業爐分會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要的分支機構,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工業爐窯的裝備水平上做了大量工作。趙家生希望論壇繼續充分發揮互聯互通的作用,讓先進的科技成果、管理成果、發展成果惠及全行業企業,不斷滿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