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領域的擴大給硝酸市場帶來了積極影響
5月份以來,硝酸市場漸入佳境,價格不斷攀升。5月初時,全國濃硝酸市場均價為每噸1576元,而目前已上漲至176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達11.2%。業內人士分析,供需結構好轉、出口占比上升等因素是硝酸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供需結構好轉
據湖南銘暉化工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肖毅介紹,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硝酸行業開始了去產能化進程,主要淘汰了兩類裝置,一是成本高的裝置,即落后的常壓法、高壓法工藝裝置,與先進的雙加壓法工藝相比,這些裝置每噸成本要高出220~250元,缺乏市場競爭力,成為主要淘汰對象;二是安全環保問題突出的裝置,比如今年4月1日廣西柳化股份發布公告稱,因安全隱患多,公司決定自3月30日起對相關生產系統作停車處理,硝酸等裝置均在停車之列。
“如今硝酸行業供需結構已有所好轉,這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市場環境,一方面促進市場份額向較大規模的企業集中;另一方面市場價格逐漸走向上升通道,行業盈利能力明顯增強。預計落后產能在未來幾年將會繼續出清,隨著產業鏈條逐漸完善,硝酸行業有望延續良性發展態勢。”肖毅說。
需求領域擴大
硝酸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一是用于化工品生產,需求占比達到69%;二是冶金工業用于金屬冶煉及不銹鋼鈍化等,占比約14%;三是醫藥、農藥中間體等其他領域,占比約17%。
廣西拓維化工有限公司經理趙鴻強表示,近年來,MDI、TDI、己二酸等硝酸下游產品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在硝酸消費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與2014年相比,目前MDI產能增長了34%,TDI產能增長了60%,己二酸產能增長了27%,這些產品對硝酸的年需求量超過60萬噸。
“需求領域的擴大給硝酸市場帶來了積極影響。一方面使需求總量上升,另一方面使市場更為穩定,即使少數幾個產品價格下跌、需求減量,對整體市場影響也較為有限。”趙鴻強分析說。
出口占比上升
我國是硝酸凈進口國,每年凈進口量在9萬~10萬噸,主要原因是進口產品價格相對較低,對國內用戶有吸引力。不過,近年來,我國硝酸企業也加大了出口力度,凈進口在減少。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出口硝酸2.3萬噸,進口13.1萬噸,二者之比為1:5.69;2018年出口3.7萬噸,進口12.7萬噸,比例提高到1:3.43。今年前4個月,我國出口硝酸1.4萬噸,進口5.8萬噸,比例為1:4.14,出口量上升給國內市場帶來支撐。
盈利狀況較好
據隆眾資訊分析師許晴介紹,今年硝酸行業盈利狀況較好。一季度山東地區每噸濃硝酸毛利潤平均在169元。2月中旬以后價格雖然下滑,但因合成氨價格低位,硝酸噸毛利潤在269~244元;3月中下旬,受合成氨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硝酸企業噸成本大增150~180元,盈利空間縮窄,甚至出現虧損局面。進入二季度,原料合成氨價格高位堅挺,并在4月中旬再次大幅上漲,硝酸企業利潤短時下降,之后受區域內供需狀況尚可支撐,硝酸價格平穩上行,利潤空間再次擴大。截至目前,山東地區企業噸產品利潤基本在370元左右,較上月同期漲幅高達320%。
對于硝酸市場走勢,許晴認為,當前國內硝酸企業集中檢修較多,加之個別聯產酸企放量縮減,市場供應有限。據測算,當前國內酸企開工率平均在5成左右,而主力下游苯胺、染料、TDI等行業剛需趨穩。在供應量偏緊形勢下,短期硝酸市場仍將維持漲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