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畫電影產業迎來了大繁榮和大發展,但不合理現象仍然存在
動畫電影指以動畫制作的電影。劇場版電影是動畫電影的一個分支。我們所說的動畫電影包括劇場版,OVA。但是嚴格意義上的動畫電影與劇場版電影動畫不同的是動畫電影故事取材并不是由動畫劇或OVA中取材。從動畫劇或OVA取材的稱為劇場版或電影動畫。
近年來,在文化產業整體崛起背景下,我國動畫電影產業迎來了大繁榮和大發展。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數量已達到33部,取得了14億元票房。而2018年上半年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數量達到10部,票房取得了10億元的好成績。今年上半年,雖然上映數量依舊在減少,但票房表現亮眼,單部國產動畫電影平均票房達到1.0億元。
國產動畫電影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 中國共有動畫企業4600 余家, 從業人員達到50 余萬人。動畫電影的票房亦在逐年快速遞增。2015 年, 中國全年電影票房超過400 億元, 其中動畫電影票房突破45 億元, 占比達到11%。其中票房超過1 億元的電影達到3 部, 5000 萬~1 億元的電影達到5 部。年度總票房比2014年增長了71%。
最近兩三年,國產動畫電影涌現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如《秦時明月》、《大魚海棠》、《大圣歸來》、《十萬個冷笑話》等。可以看出,國產動畫電影不再以兒童為主,成人動畫、全家歡動畫正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成為動畫電影市場重心所在。2015-2018年上半年,成人動畫票房、數量占比分別達到13%、5%,全家歡動畫票房、數量占比分別為39%、19%。
但是近年來, 中國動畫教育已呈現”飽和” 狀態, 發展不合理現象嚴峻。一方面,中國動畫發展快速, 市場需求量大; 另一方面, 部分高校由于培養模式與實際產業的脫節, 使所培養的人才無法滿足市場需要, 朝陽產業反成”就業困難戶”; 眾多院校盲目招生, 師資質量無法保證, 課程體系設置不健全等現狀也影響了中國的動畫教育質量。動畫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唯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 從選才、育才、用才的本質出發, 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創新改善, 優化課程體系設置, 增加特色教學, 與實踐相結合, 以科學的態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動畫教育體系, 才能為培養數字信息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動畫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當前中國動畫電影市場仍以進口動畫為票房貢獻主力,國產動畫電影數量雖多但票房表現整體不佳。2016年國產動畫電影上映數量占比65%,票房卻僅占35%,進口動畫電影上映數量占比35%,最終貢獻了65%的票房。
發展對策分析
第一, 要繼續依托政府建立良性的市場導向, 與”中國夢” 契合, 傳播正能量, 加大相關播出、引導、審查力度, 為更多適合12 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動畫電影、”合家歡” 式的動畫電影提供更為良好的發展空間。
第二, 完善動畫作品分級制度, 提高動畫作品播出與發行的規范體系,完善對適合少年兒童觀看的精品作品的扶持政策, 而非簡單地依靠”票房論”。
第三, 在票價方面, 目前中國電影票價制定權已徹底放開。在這種有利環境下, 如果電影企業在制定價格、進行營銷時, 不采取傳統”一刀切”的方法, 而是著眼于市場, 以市場為導向, 確立合理的、多層次的票價體系, 不僅能夠有效地刺激消費、擴大需求, 更能提高影院上座率, 獲得更高的收益, 推動中國動畫的健康、持續發展。
第四, 可在電影院設立親子廳, 給更多優秀的國產動畫電影留下空間。
第五, 保證購片與電影營銷的”健康化”, 保護原創動畫創作的積極性, 建立相應的減免稅收、鼓勵創作等精細化的扶持政策, 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
第六, 樹立品牌意識, 在動畫創作初期將角色與產業相匹配, 明確目標受眾, 使故事創作具有可持續性, 整體推進, 相互協調促進, 將實體衍生產品與電子信息產品相融合, 打造完整的全產業鏈。
第七, 應在動畫人才與社會需求適應的指導思想下, 大力培養專業化的動畫人才, 特別是優秀的動畫策劃人才, 調整相關人才的知識結構, 增強課程設置的前瞻性, 結合新媒體前端技術, 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