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健身行業現階段處于“朝陽產業”,整體發展迅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隨著大眾體育和職業體育的興起以及全球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大眾體育、健身體育、休閑體育的勞務、物質和信息服務及其它相關產品的體育經濟產業得到迅速發展,成為發達國家擴大就業、提升產業附加值、獲取巨額出口的重要第三產業。
進入21世紀,隨著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人們健身意識的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大為增強,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以及2003年SARS事件,更是在我國全國范圍內迅速掀起了體育健身的熱潮。
體育產業被廣泛譽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基于體育產業在提升綜合國力、增強國民體質、擴大文化影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顯著的經濟效益,世界各國均把體育產業當作新世紀經濟戰中的重要戰略。相對于農業、工業等傳統行業而言,全球體育行業產業化時間尚短,但體育行業整體發展迅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然而,我國的健身行業現階段處于“朝陽產業”,健身行業 2000 年才正式在國內起步,歷時 10 余年,2015 年全國規模以上健身俱樂部發展到 4425 家,健身人群近 664 萬,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這數字確實微乎其微。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地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閑暇時間的增多,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體育健身等新興健康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健身娛樂市場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主要包括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場所、專項休閑運動俱樂部、有氧運動健身中心等,使得體育健身服務業在我國蓬勃發展。
我國的健身服務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目前仍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特別是近些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健身的普及,我國城鎮居民的健身意識逐步有所提高。然而,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健身服務業已經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較而言,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2013年9月2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進一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宣傳、普及科學健身知識,提高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意識,引導體育健身消費。加強基層多功能群眾健身設施建設,到2020年,80%以上的市(地)、縣(市、區)建有“全民健身活動中心”,70%以上的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建有便捷、實用的體育健身設施。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俱樂部和體育健身組織,以及運動健身培訓、健身指導咨詢等服務。大力支持青少年、兒童體育健身,鼓勵發展適合其成長特點的體育健身服務。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
未來發展分析
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10.25%,同比增長0.46個百分點,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同時,目標到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要達到 20%,2030 年要達到 30%。國民的健康素養在不斷提升,對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相比于美發、美甲等服務行業,健身行業的增長率更加明顯,更加引人注目。
另一個方面,如今人們工作壓力大,需要尋找方式釋放自己的壓力,健身就成了不錯的選擇,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是遠遠大于美發、美甲行業的。
所以就目前來看,健身行業的自然市場是巨大的,無論是想要開設健身房的從業者,還是智能設備的提供者,目前市場就是一個風口。
智能健身是未來趨勢,這兩年各種智能健身更是發展迅速,比如樂刻健身、Liking fit等,只要用微信掃描或下載APP注冊,支付一定費用后就可以進入健身房運動。這已然是當下的一種趨勢。
線上活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通過線上營銷的方式來披露更多的信息,如今新開的各種健身俱樂部,更是高度依賴線上營銷。線上營銷是提高健身房業績的重要一步,而且會在將來變得越來越重要。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