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行業發展前景樂觀,智能制造和綠色環保將是發展趨勢?
輪胎作為汽車的重要零部件,是發展汽車產業的基礎。作為汽車產業重要配套產業的輪胎行業,與我國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輪胎工業實現快速增長,自2006年以來穩居世界最大輪胎生產國和橡膠消費國,輪胎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隨著中國交通運輸、汽車機械等產業的不斷發展,輪胎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望繼續提升。
我國已經是汽車大生產國和新車消費國,從消費來說,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汽車消費仍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另一方面,我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基礎建設投資仍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工程機械消費也有較大增長空間。汽車消費和工程機械消費的增長將推動輪胎行業保持穩健增長趨勢。“十二五”期間,輪胎需求仍將繼續快速增長,中國輪胎行業發展前景樂觀。
發展趨勢
1、智能制造
在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大趨勢下,中國輪胎產業正迎來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大變革。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延續傳統生產方式的輪胎企業,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輪胎世界網了解到,與傳統生產相比,“智能制造”在解決人工成本、產品同質化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輪胎企業是否走智能化之路,或許關系著其未來的命運和長遠發展。
2、綠色輪胎產業化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汽車保有量約為8.3億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18%。權威機構預測,到2030年,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將翻一番。這意味著,發展低碳環保、節油少氣的綠色輪胎產業,勢在必行。早在2012年,中國已正式啟動綠色輪胎產業化工作,它的生產全過程踐行綠色制造理念,倡導綠色使用。研發綠色輪胎,是順應國家“兩化融合”的趨勢,更是增強企業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3、廢舊輪胎處理
2015年,中國廢舊輪胎產生量高達1200萬噸,而回收利用量僅500萬噸左右。60%以上的廢舊輪胎未被回收,成為一種新污染。中國“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為廢舊輪胎的處理和技術發展,提供了政策方向。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生產者責任的延伸,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增強,正引領眾多輪胎企業關注廢舊輪胎處理,并引導這個產業走向新的發展之路。
4、新材料研發
中國橡膠資源一直嚴重依賴進口。同時,隨著產業升級,傳統材料制造的輪胎,已不能完全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智能化、環保化、高端化輪胎的需求。近年來,為應對橡膠資源供應不足的現狀,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各大輪胎企業、研究機構,紛紛著手研發輪胎新材料。此外,全球輪胎研發技術水平的進步,使得蒲公英橡膠、銀膠菊橡膠、白炭黑等材料問世,為輪胎新材料的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趨勢表明,輪胎新材料蘊含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其產業化也不再是空想。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