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是作為理想的替代能源,將迎來爆發性的快速發展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特點: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廣泛。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據測算,我國理論生物質能資源為50億噸左右標準煤,是中國總能耗的4倍左右。在可收集的條件下,我國可利用的生物質能資源主要是傳統生物質,包括農作物秸稈、薪柴、禽畜糞便、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渣與廢水等。
中國生物質能源的特點分析
1、可再生性,生物質能源是從太陽能轉化而來,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與風能、太陽能等同屬可再生能源,可實現能源的永續利用。
2、清潔、低碳。生物質能源中的有害物質含量很低,屬于清潔能源。同時,生物質能源的轉化過程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生物質,生物質能源的使用過程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形成二氧化碳的循環排放過程,能夠有效減少人類二氧化碳的凈排放量,降低溫室效應。
3、替代優勢。利用現代技術可以將生物質能源轉化成可替代化石燃料的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可燃氣、生物質液體燃料等。
4、原料豐富。生物質能源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在傳統能源日漸枯竭的背景下,生物質能源是理想的替代能源,被譽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外的“第四大”能源。
生物質發電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環保、節能、惠農、二氧化碳減排等優點,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后的第四大能源。生物質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同時生物質能技術成熟、應用廣泛、污染小、安全性高,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惠及民生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是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底,全球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6 億千瓦,較2014年增長5%,發電量約4640億千瓦時,約占全球5%。
在中國生物技術產業中,生物醫藥產值最高,2015年達2979億元,占比為43.2%;2015年生物農業和生物制造市場規模分別為1874億元和1605億元,分別占27.2%和23.3%。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生物產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生物化工產業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中國生物化工產業的發展從科研到產業化,將是一條艱難的路。盡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國內生物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相關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生物化工產業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對中國農村更具特殊意義。中國80%人口生活在農村,秸稈和薪柴等生物質能是農村的主要生活燃料。盡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農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質能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發展生物質能技術,為農村地區提供生活和生產用能,是幫助這些地區脫貧致富,實現小康目標的一項重要任務。
生物能在政策的指導下,勢必迎來爆發性的快速發展,生物能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向。未來,生物能行業產品的銷售額每5年翻一番,年增長率高達30%,生物能行業產品已成為增長速度領先的經濟領域,我們也很快能看到生物能行業發展成為21世紀最火的行業。
未來中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重點是沼氣及沼氣發電、液體燃料、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以及生物質發電;促進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完善;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將有更多的大型企業參與;生物質能產業必將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