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金融行業市場前景和發展四大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各級政府都把金融安全和穩健發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采取多項管理措施,加強自身建設,防范金融風險,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加入WTO后,外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金融業各部門的壓力仍將非常大,發展現狀不容樂觀。
數字化轉型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產服務,比如阿迪達斯已經用3D打印量產鞋,今日頭條利用人工智能打造個性化服務等,數字化轉型貫穿到每個行業。IDC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分析師武連峰認為,數字化轉型正在支持金融行業的創新升級。
信息技術的三大特征分別為:
第一,新技術不斷涌現,與人類的距離越來越近。這些新技術給金融機構提供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未來任何企業,包括金融機構,都會應用到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來幫助整個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第二,信息技術從以前的支持角色走向引領角色。整個信息技術已經變成金融機構的核心基礎,也變成服務模式、創新模式,如果沒有IT技術,就沒有辦法開發新的產品。重構商業模式也是一樣,信息技術未來一定會重構商業模式。
第三,信息技術支持的數字經濟已成為市場經濟主流。數字化轉型影響的經濟增加值已經占到GDP的20%。
金融行業發展的四大趨勢
一是融合與跨界擴展產品與服務是創新的源泉。傳統金融機構的產業和服務可以分為四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存貸款、銀保基本投資品;第二個層面是醫療、財務、房地產;第三個層面是保險、教育、旅游服務、社交平臺;第四個層面是優惠券、票務、產品比較、再現購物等。所以跨界是未來的趨勢。
二是全方位數字渠道實現用戶為王。純數字用戶未來增長很快,而中國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很多都還沒有完全數字化。
三是利用新技術重新定義業務,提升競爭優勢。以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區塊鏈為例,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精準營銷、個性化服務、提升效率;物聯網基于情景服務、創新保險、資產管理;機器人可以做投資顧問、客戶服務、提升效率;區塊鏈可以實現數字資產、股權債權、貿易金融。
四是安全合規的投入將會越來越多。
從整體來看我對于未來金融市場都是保持樂觀的態度,從未來五年看來金融市場的驅動力十足,制造業升級和相關的改革將持續獲得產業發展和政策的支持,金融去杠桿與金融監管作用下,貨幣流動性基本維持中性偏緊基本格局,隨著去產能、脫虛入實相關措施的見效,風險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消費升級、產業升級、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區域協同發展等結構性力量在活躍發力,金融內生結構也在發生積極變化。在經濟底部探明后,迎來估值修復;此外,我比較看好大制造(高端裝備、5G、人工智能、高鐵、核電、衛星導航、智能制造),看好在未來三年中能發揮新經濟支撐作用,在國際競爭格局中占據領先地位或具有實現彎道超車可能的相關領域,同時帶動金融市場的快速穩步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