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金屬行業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成長中的朝陽行業,潛力巨大
以廢舊金屬制品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金屬廢料為原料煉制而成的金屬及其合金。又稱再生金屬。早在銅器時代就使用再生金屬,即將廢舊金屬器物回爐重熔。到20世紀,出現了專業化的再生金屬工業,并得到蓬勃發展。金屬的廢料回收,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具有能耗少、經濟效益顯著的特點。
再生金屬行業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成長中的朝陽行業,潛力巨大。2016 年以來,行業總體出現了一系列可喜變化: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步伐持續推進,技術和裝備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兩網融合”等新技術形態應用愈加廣泛,產業亮點紛呈。
2016 年,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陸續出臺或修訂,更具針對性地對行業進行鼓勵和引導,在政策層面上,行業利好頻出。此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 年前三季度,再生銅、鋁、鉛、鋅總產量約 850 萬噸,其中再生銅 200 萬噸、再生鋁420 萬噸、再生鉛 120 萬噸、再生鋅 110 萬噸,再生金屬產業總產量預計可達 1370 萬噸。相比 2015 年的1235 萬噸,2016 年實現小幅增長,同比增長率約為 2.8%。
再生金屬產業整合與集聚效應逐漸顯現。目前,再生金屬產業結構正在由原來的三角形——“上面的大企業很少,下面的小型企業很多”——逐步轉向“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模式,近年來,中型以上企業增速較快,隨之帶動了企業產能、裝備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技術裝備升級
產業信心持續較強近年來,整個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企業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產業的運營管理狀況有所好轉。得益于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和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產業信心持續較強,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在綠色發展、清潔發展、低碳發展和循環發展方面應更有作為。
產業集中度將有所提升
再生銅、鋁、鉛、鋅等產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優勝劣汰、抱團取暖現象。以鉛、鋅為例,未來5年,鉛、鋅再生產業兼并重組將進一步加快,產業集中度將增強。
中國再生金屬產業面臨機遇和挑戰
當前,中國再生金屬產業面臨機遇和挑戰。機遇方面,全球范圍內再生金屬比例上升是巨大利好。中國市場需求還在持續釋放。需要引進更好的企業、更 好的技術,包括原料智能化識別分選、廢金屬保級利用和直接利用技術、灰渣綜合利用技術、節能技術、環保技術及智能化管理系統。綠色“一帶一路”加速建設。 例如,中國建設銀行已制定了綠色項目的標準,將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污染防治、節能低碳園區建設等領域確定為綠色信貸未來重點發 展方向,助力企業抓緊綠色投資機遇,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挑戰方面,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同步上升,多邊貿易談判舉步維 艱,世界經濟結構進入調整期。國際貿易形勢負面影響突出。貿易摩擦導致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完整性受到破壞,跨國企業生產布局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國際產能合作存在短板。例如,合作機制、溝通渠道有待加強,東南亞國家在產業環境、勞工、港口驗放、裝備等方面基礎保障不足,合作落地并取得成效需各方助 力。環保壓力持續增加。按照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區域2019年底前要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全面整治,預計執行特別排放限值的區域會進一步擴 大,對再生金屬企業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預測,2019年中國再生金屬產業將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總體保 持穩定。隨著新建項目產能逐步釋放,預計2019年再生金屬主要品種產量與2018年相比會有穩定增長。二是原料進口政策有望明朗。2019年開始廢五 金、廢電機、廢電線電纜等將禁止進口,可直接利用的再生銅鋁及其合金原料能否進口,包括進口標準及海關商檢的配套措施有望在明年制定發布。三是國內回收局 部改善。隨著大型企業參與國內廢五金、廢電線電纜、廢電機的回收,同時廢鉛蓄電池和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提速,預計將對特定區域特定品種的回收格局產生積 極影響。四是科技成為國際合作新亮點。國內外企業依托鋁灰渣綜合利用項目正在探索科技合作機制和商業模式,預計2019年落地。中國再生金屬企業與國外科 技企業、科研機構的對接合作有望成為新的亮點。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