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力工業發展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的時期,清潔化、智能化、國際化、市場化是大勢所趨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我國電力行業也快速發展、深刻變革。總體規模再上新臺階,供需失衡的狀況依舊;社會用電量增速加快,電力結構更加優化;市場格局又現新調整,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其出現的新情況、存在的老問題,都值得特別關注。
火電企業將全面進入“按證排污”新階段。火電企業環保責任更加清晰、環保重點更加明確,環保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
煤電企業將繼續推進超低排放建設與改造。2018年年底前將基本完成中部地區煤電超低排放改造,電力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排放績效將進一步降低。
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2018年是發電行業碳市場“基礎建設期”,將全面完成全國統一的數據報送系統、注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建設,制定碳市場管理制度等。當前我國電力行業發展形勢與挑戰
電力發展清潔化、智能化、國際化、市場化是大勢所趨
一是電源結構清潔化。一方面,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將明顯提高。我國生態和環保約束持續趨緊,電力結構清潔化調整步伐必將進一步加快。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將超過40%。據預測,未來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增量將超過歐盟和美國之和。另一方面,煤電清潔利用率將不斷提升。過去十年,我國煤電排放績效大幅下降,隨著嚴控煤電發展規模、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大力實施靈活性改造工作的推進,煤電清潔利用率還將繼續提升。
二是電力系統智能化。一方面,電力系統智能化是清潔綠色安全高效發展的客觀要求,要實現集中和分布式供應并舉,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發電協同,增強調峰能力建設,提升負荷側響應水平,建設高效智能電力系統成為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先進信息技術為電力系統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與電力工業深度融合,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等領域技術快速突破,分布式智能供應系統將得到廣泛應用。
三是電力發展國際化。首先,能源電力領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陣地,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能源電力海外投資、建設項目持續增加,全方位、多領域的電力對外開放格局更加明晰。其次,中國能源電力企業國際化步伐持續加快,在歐、美、亞、非、拉各洲開展了包括電力項目、金融業務等多種國際業務的深入合作,不斷拓寬海外業務模式。第三,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為電力國際合作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資源稟賦的差異性,決定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顯著的經濟性和競爭力,蘊含巨大的商業價值。
四是體制機制市場化。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從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用戶等多領域全面推進,多模式多層次試點格局已經形成。大用戶直購電、跨省跨區競價交易、售電側零售交易初具規模,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日益提升。隨著市場主體逐漸成熟,發電、售電側將形成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交易格局,新興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涌現,正在引領電力工業發展的新方向。
2018年電力發展展望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經濟結構將進一步優化調整,經濟新動能將逐步凸顯,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將實現略高于6.5%的增長。電力行業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全國兩會精神,著力推動電力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促進電力工業繼續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系統轉型,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高質量用電需求。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