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或將促進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眾所周知,區塊鏈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革命,已經正式進入到金融行業中。去年以來,北美信托銀行已經聯合IBM開始運行世界首個功能型私募股權區塊鏈平臺。針對區塊鏈技術對于金融行業的影響以及發展趨勢,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獨家采訪了彼得.切雷奇,他表示,區塊鏈技術給金融業帶來明顯的優化,但目前也面臨著資金支持、區塊鏈兼容性、安全性以及行業監管和立法等很多問題。他相信,在未來的10年內,金融業融合區塊鏈技術很大機會將成為發展趨勢,而亞洲市場將成為最具潛力的所在。
理論上,區塊鏈技術適用于任何行業,而對于金融業而言,區塊鏈可以做到交易方之間的直接連接,能夠有效的去掉中間環節,并且加速數據的共享、簡化繁瑣的流程和提高安全性,因此對于未來的發展趨勢,彼得表示,“目前已經有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而我相信在未來的10年內,區塊鏈技術成為金融行業發展趨勢的機會在50%以上。如果能得到各國政府在資金、監管甚至法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機會將會更大。”
行業技術革命仍需完善環境
作為一項嶄新的技術,市場已經體驗到了其帶來的優勢。然而彼得表示,想要讓區塊鏈技術完全的成為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市場環境中還有一些方面有待完善。
首先,是獲得更多資金的支持。開發區塊鏈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支持,而對于很多中小型金融機構來說,這都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彼得表示,如果僅僅依靠金融機構本身的資金,相信很多機構會望而卻步。因此區塊鏈技術的普及,離不開國家和政府資金的大力支持。
其次,是區塊鏈的兼容方面。每一個交易平臺都使用同一個區塊鏈顯然并不現實,因此不同的區塊鏈,如同多個參與者分別使用不同的社交軟件一樣,如何能夠讓他們互相聯通,讓不同的區塊鏈間形成某種形式的兼容、對話甚至共享部分數據,是技術發展普及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同時,如何提高單一區塊鏈的擴容能力及高頻率交易的承受水平,也是一個技術難題。
第三,彼得表示,監管機構的介入,包括相關立法方面的空白填補,也需重視。就北美信托銀行來看,目前區塊鏈驅動的私募基金鏈條端的節點不僅包括投資經理、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基金管理人,還包括了審計員和監管機構。目前北美信托銀行推出的私募股權區塊鏈受英國格恩西島金融服務委員會(GuernseyFinancialServicesCommission)監管,該機構有權廣泛的查詢相關交易數據和內容。而未來對于金融行業而言,普遍引入區塊鏈技術后,如果涉及到更多的跨國交易,監管機構是否需要納入交易方其他國家的監管,如何納入,是否有相關法律約束,都有待思量。
此外,彼得還提出,中國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且中國市場對新技術的包容度和支持度都非常高,科技巨頭對于新生技術公司的支持也使市場進行著分裂式的高速發展。他相信未來,亞洲市場將成為最具潛力的所在。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科技對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斷強化,創新性的金融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金融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其中,云計算技術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統一平臺,有效整合金融結構的多個信息系統,消除信息孤島,在充分考慮信息安全、監管合規、數據隔離和中立性等要求的情況下,為機構處理突發業務需求、部署業務快速上線,實現業務創新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大數據技術為金融業帶來大量數據種類和格式豐富、不同領域的大量數據,而基于大數據的分析能夠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精確評估、預測以及產品和模式創新、提高經營效率提供了新手段。人工智能能夠替代人類重復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與用戶體驗,并拓展銷售與服務能力,廣泛運用于客服、智能投顧等方面。區塊鏈技術能夠有效節約金融機構間清算成本,提升交易處理效率,增強數據安全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