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復合材料供需基本平衡 中國未來發展需產業結構調整
復合材料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宏觀(微觀)上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種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長補短,產生協同效應,使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優于原組成材料而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復合材料制品行業的上游主要為玻璃纖維、樹脂等行業,下游主要為風電、汽車、工程機械、游艇等行業。目前,全球復合材料市場價值及產量近年來穩步上升。
復合材料行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在亞太地區復合材料需求刺激下,全球加快了復合材料產能規劃,復合材料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從推動了行業產量的不斷增長。2017年全球復合材料產值約為867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5.73%。
分地區來看,2017年,北美地區復合材料產值占全球產值的30%;中國大陸占比25%;歐洲占比20%。北美地區復合材料產品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和交通運輸等領域,附加值較高,市場規模大,相對而言,雖然中國大陸地區復合材料產量高,但產值較低,應用領域較低端,未來發展需要產業結構調整。
全球復合材料需求情況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環境不景氣等大環境影響下,全球復合材料市場結構正在逐步發生變化,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復合材料市場相對飽和,增速較為緩慢。亞太亞太地區由于長期以來人均復合材料消費水平,市場需求空間大,增速較快。從而總體促進了復合材料行業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復合材料市場達到304億美元左右,復合材料終端產品市場規模則達到了864億美元左右,其中高性能復合材料終端產品市場規模約為250億美元。
綜上所述,目前,全球復合材料行業供需基本平衡。份地區來看,北美地區復合材料行業產值最高,產業結構高端,而中國大陸地區雖然產值較高,但產業結構較低端。從應用領域來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在建筑、交通運輸、工業應用領域應用廣泛,而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體育休閑、風電葉片領域應用廣泛。
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增長
2011年以來,中國復合材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逐年增長。2017年,復合材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010億元,同比增長1.0%。
在熱固性復合材料方面,隨著全社會對于環保問題的日益關注,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均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是生產環節的環保排放,由于前期環保意識不足,環保投入缺失,導致很多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另一方面是產品回收問題逐步受到下游市場關注,在尚未有成熟回收處理措施情況下,部分細分市場需求有逐步萎縮之勢。在此基礎上,2017年國內熱固性復合材料制品產量約234.6萬噸,同比降低11.7%
受惠于綠色經濟發展,包括工程塑料、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在內的各類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家電、建筑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中國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產量穩步增長。2017年,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產量約為209.1萬噸,同比增長6.4%。
綜上所述,目前,全球復合材料行業供需基本平衡。份地區來看,北美地區復合材料行業產值最高,產業結構高端,而中國大陸地區雖然產值較高,但產業結構較低端。從應用領域來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在建筑、交通運輸、工業應用領域應用廣泛,而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體育休閑、風電葉片領域應用廣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