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
中國信用卡業務的發展成就顯著,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數據,截至2018年Q1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共計發行6.12億張,人均持卡量0.44張。2009年-2017年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的年均復合增速為15.47%。2017年信用卡行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當年累計發卡量同比增長26.45%。信用卡行業發展提速的主要原因是在經濟增速下行、嚴監管的環境下,銀行將更多資源投入信用卡業務。
據統計,2017年底,中國信用卡授信使用率為45%,高于同期美國的18%。二者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美國信用卡行業總額度較高:1)首先,美國信用卡較普及,卡量推高了總額度;2)美國信用卡卡均額度更高。2016年美國信用卡卡均額度為4271美元(人民幣2.96萬元),同期中國為1.96萬元。2018年Q1末我國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為0.44張,而2016年美國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已達3.16張。雖然近幾年中國移動第三方支付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移動支付也只是將信用卡嵌入了支付系統,并不是對信用卡消費信貸功能的取代。從信用卡貸款角度來看,2017年底中國信用卡應償信貸總額占金融機構境內總貸款的4.55%,同期美國為11.41%。以上數據對比說明中國信用卡行業有較大增長空間,銀行有望擁抱信用卡行業的廣闊藍海。
中國人均借記卡持卡量自2013年Q1末的2.47張上升至2018年Q1末的4.60張,五年內增加2.13張,增幅為86%。而同期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從0.26張上漲至0.44張,僅增加0.18張,增幅為69%。銀行卡發卡量的快速上升反映居民對銀行金融服務需求的上升,信用卡行業的發展或可加快,以匹配居民的消費信貸需求。2017年,信用卡發卡加快的現象已經出現,當年人均持卡量同比增長25.81%,較借記卡高18.9pct,行業步入大發展初期。
2017年底共有三家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在1億張以上,分別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三家機構累計發卡量合計達3.5億張,占所有大行、股份行、郵儲銀行累計發卡量的40%(除未公布累計發卡量數據的華夏、渤海、恒豐銀行外)。股份行中的第二大信用卡發卡行為廣發銀行,累計發卡量達5711萬張。廣發銀行因是中國第一張信用卡的發卡行,具有先發優勢。招商銀行較早確定了信用卡發展戰略,2007已成為全國第二大發卡行,其網絡流量優勢明顯。根據百度指數的數據,2011-2018年上半年,“招商銀行信用卡”搜索流量一直遙遙領先其他銀行。
信用卡收入可包括非利息收入與利息收入兩部分。利息收入指持卡人還款超過信用卡免息期產生的利息收入,各家銀行的年化利率普遍為12.775%-18.25%(日利率:萬分之3.5-萬分之5)。非利息收入則包括年費、違約金、分期業務手續費(與大部分銀行不同,招行和浦發已將此項歸為利息收入)、商戶返傭、違約金、取現手續費、境外交易手續費等。據銀聯發布的數據,銀聯數據客戶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結構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利息收入與分期手續費收入,合計占總收入的65.49%。各銀行在持卡人端收取的手續費費率有一定差別,如浦發銀行普卡年費設置為180元,較其他銀行高;招商銀行的分期業務手續費定價更高,12期的每期手續費最高可達1.67%。而商戶返傭則一般按照政府制定的市場調節價0.45%執行。
由于銀行卡手續費的主要來源為信用卡,可用銀行卡手續費收入來衡量信用卡非息收入。據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及民生銀行披露的數據,其信用卡非息收入/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分別為106%、100%、97%。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均超過300億元,另外,估算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統一口徑后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也超過300億元(2017年信用卡業務收入分別為545億元、488億元)。五個銀行構成了信用卡手續費盈利能力的第一梯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