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臺自主研發、打破國際壟斷、填補介入磁共振領域國際空白的高端診療一體化裝備--1.5T(特斯拉)大孔徑超短腔介入磁共振勵磁成功,實現了介入磁共振領域的歷史性突破。...
中國是全球銅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銅礦資源少、銅材需求量大、銅業碳排放量高牽制銅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有色金屬產業鏈碳排放廣受關注。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引領銅產業綠色轉型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作為一家金屬冶煉和資源綜合回收利用于一體的企業...
隨著傳統中醫藥文化的推廣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餐飲賽道掀起養生熱潮,市場上出現了眾多中藥奶茶、中藥咖啡、中藥面包、中藥冰淇淋、中式養生水、草本藥膳等養生類產品。“干了這杯熬夜水”“泡一杯枸杞拿鐵”成為年輕人養生新話題。...
故宮古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琉璃構件的大量運用。此處的琉璃,是指在初次燒造陶土制品的表面,附上以石英為主要成分、以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的釉料,在低溫下二次燒造而成的制品。宮中琉璃構件可見于瓦頂、墻體、影壁等部位。與普通陶土材料制成...
1月2日,記者從中國綠發集團獲悉,該集團所屬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中綠電”)若羌400萬千瓦光伏項目日前成功并網,標志著我國在“沙戈荒”光伏開發領域取得新突破。這是我國單體容量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項目。...
一談起自動化汽車工廠,人們腦海中常常浮現這樣的場景:機器人手臂自主完成各種任務,擺動繁忙;無人叉車滿載貨物沿規劃線路穿梭自如,折返往來;大屏幕上生產數據實時滾動更新,精準記錄……...
人工智能(AI)近兩年的發展具有“大”和“多”的鮮明特征,大模型的參數規模越來越大,文圖視等方面的多模態能力也越來越強。2025年,它又將如何進化?...
1月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獲悉,由該所建設運行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近日取得新進展,其子系統“聚變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統”完成首輪測試實驗,最大測試電流達到穩態48千安培,超過47千安培的設...
可以實現2000公里以上無電中繼無損承載、單波單端口傳輸速率達400G和800G、全網低于5微秒抖動、在業界率先實現丟包率小于十萬分之一、傳輸效率大于90%……1月3日,在基于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的全球首個光電融合確定性新型...
近日,上海洗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張濤研究員團隊、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聯合攻關,突破固態電池技術——水穩定性固態電解質材料與近零膨脹的硅基負極材料,20噸級水穩定性固態電解質關鍵核心材料產線于近日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