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發”消費潛力巨大,是全球潛力最大市場
2014-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
“我國是全球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蘊藏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養老服務市場,養老服務在中國將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10月23日,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黃勝偉在于北京舉辦的行業論壇上如是說道。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60歲以上人口數高達2.41億,占總人口的17.8%。
銀發浪潮已經來臨,在其背后,是潛力巨大的銀發經濟。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2014-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左右,占GDP的比例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是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銀發”消費井噴
事實上,銀發族的消費實力,已得到市場印證。前不久重陽節剛剛結束,據蘇寧易購和蘇寧金融聯合發布的《重陽“潮生活”消費報告》,當下老年人購買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單反相機的熱情已超過45歲至60歲的中年群體。老年群體投資理財和保險的意識也有所增強。
阿里巴巴于近日發布的《銀發族消費升級數據》顯示,淘寶天貓的銀發族三年來增長了1.6倍,60歲+群體“雙十一”購買熱情最高,70歲+群體化妝品、運動裝備購買量增速最快。另外,銀發族熱衷于購買相機、絲巾和自拍桿。
10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楊菊華告訴記者,有觀點認為銀發浪潮的到來是危險的,但人口老齡化背后同樣也暗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老人在過去通常比較節儉,是消費較低的群體,但通過多年的不斷儲蓄,是有消費能力的,特別是在城市地區。如果能夠激發老年人的消費欲望,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近年來政府一直在加強養老服務的頂層制度設計,推動出臺系列法規政策,例如2016年的《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2017年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此外,據不完全統計,還有80余個專項政策與標準規范出臺,如《關于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等。
可以看到,政府正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促進養老產業發展。不過,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告訴記者,在日益嚴重的老齡化態勢下,除了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和養老保障體制的同時,關注并滿足老年人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也是重中之重。
無可安放的購買力
事實上,在營養品、家用保健器械、居家養老照護、中醫養生、老年旅游、老年娛樂學習、老年保險理財等領域,都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前景。“老年人的需求十分多樣,包括社交需求、婚姻需求、法律需求、再就業需求甚至創業需求。”張國芳補充道。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則表示,老年人消費的領域非常多,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商品消費,包括預防老年病、慢性病的保健類商品、保健器械,二是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如各種類型的文化休閑活動。
不過,盡管老年人的消費實力已得到初步顯現,但我國的老年人消費市場尚處于發展早期。
反觀鄰國日本,護理保險制度已頗為成熟。早在1997年《護理保險法》就獲得通過,2000年正式開始實施。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老健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4月,65歲以上參保人數已增至最初的約1.6倍,服務用戶人數增至約3.2倍,已發展成老年人護理領域一項不可或缺的制度。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狀是,與日本相比,中國呈現出未富先老的特點,中西部地區和農村老人的消費能力,相對較弱,且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把錢用于幫襯兒女甚至孫輩,很少為自己考慮。
付一夫建議,要著力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在財政允許范圍內,考慮適當提高退休金水平,并進一步擴大衛生、醫療保險范圍,提高農村失去勞動能力老年人的轉移支付,增加老年人福利設施等,同時引導老年人改變陳舊的消費觀念等。
趙萍則認為,老年需求增長慢,主要原因在供給側,針對老人相關商品研發不充分,供需失衡。因此要鼓勵企業創新發展,重視老年人市場,鼓勵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加大投入,從而進一步釋放老年消費潛力,促進老年消費穩步增長。
“還應加強制度保障,諸如針對保健品良莠不齊問題加大執法力度,消除老人消費的后顧之憂;制定醫療保健相關行業的服務標準,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使老人不管去哪兒,服務都有保障,體驗更好。”趙萍說。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