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行業前景廣闊,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和短板
應急行業概況
應急產業是為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應急產業涵蓋了多個領域,按產品與服務類型分類,包括救援處置裝備與技術、監測預警診斷設備與技術、預防防護產品與技術以及應急教育培訓咨詢服務等。按產業形態分類,包括應急服務業、應急制造業、應急軟件業等。
應急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應急產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十四五”應急物資保障規劃》《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關于加快應急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多項政策,鼓勵應急行業發展與創新,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發展四大驅動力
1.災害事故多發頻發對安全應急裝備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來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式愈加嚴峻,2021年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2022年四川瀘定6.8級地震、2023年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露天煤礦坍塌事故、北京及河北特大暴雨災害等災害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對專用安全應急裝備的需求隨之增長,也對發展先進適用的安全應急裝備、提升高危行業本質安全水平和增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政府采購和投資需求
政府在防范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方面的基礎能力投入與設備設施采購是促進裝備快速發展的重要牽動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23年安全應急相關裝備產品招標項目數量超過4萬項,涉及金額超2000億元。其中,中國政府采購網記錄的國家和省級消防救援部門528項消防救援裝備采購信息分析顯示,中標累計金額超45億元。未來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持續推進,安全應急裝備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3.個人和家庭需求
伴隨著人民消費對安全綠色的持續升級,全社會安全應急文化正在快速形成,個人和家用安全應急市場空間巨大,將成為安全應急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我國目前有2.6億戶城市家庭,配備煙霧報警器不足10%。若覆蓋率能達到30%,市場空間將超過300億元。我國家庭安全應急產品配備率不到5%,按照我國目前4.9億戶家庭測算,2023年我國家用應急產品市場規模約130億。未來政府推廣家庭應急產品的力度逐步增強,我國家庭安全應急產品有望提升至西方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潛在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
4.政策利好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從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到具體政策出臺,從資金保障到科技支撐,各類政策無不為安全應急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應急行業前景廣闊,但當前也面臨一些挑戰和短板。? 盡管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但應急行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針對性強的產業政策出臺滯后,行業標準尚未完全建立,技術規范尚不明晰,導致企業仍按照各自企業標準生產,安全應急產品往往無法通用。此外,市場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部分企業和地方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裝備配備嚴重不足,現有應急救援設備陳舊,救援器材存在超期服役現象。這些問題需要通過進一步完善政策和加大投入來解決?。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