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北安平華融環保產業園項目規劃案例
一、項目概況
作為東旭藍天“智慧能源+環保治理”創新模式試點項目,產業園將以“打造絲網產業為基礎的高端環保產業園”為目標,采取“集中治污+租賃入駐+增值服務”的新模式,促進園區如入駐企業共同發展。
項目占地 2517 畝,預計可帶動入駐企業投資6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 30000 個。園區運營的業務模式也將涵蓋廠房出租、環保綜合服務、能源服務、供應鏈服務、金融服務以及互聯網服務等,建設高標準環保廠房、電鍍廢水處理中心(20000 噸/日)、廢酸再生中心(100 噸/日)、綜合能源供應中心、研發檢測中心、風險應急中心、公共地下綜合管廊和園區管理服務中心等。
二、項目定位
以打造絲網產業為基礎的高端環保產業園為目標,以“高起點、大格局、新財富”為定位,采取“集中治污+租賃入駐+增值服務”的新模式,促進園區與入駐企業共同發展。
三、發展目標
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治污,在全面解決絲網表面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的同時,促進傳統產業向靜脈產業轉變,實現真正的綠色循環產業經濟,為京津冀和雄安新區高端制造業的引進與發展提供支點。計劃于上半年正式開工,預計在2020年投入生產運營。建成后,園區預計帶動入駐企業投資約60億元,提供30000個就業崗位,年產值200億元。建成后,園區將成為河北省內首家多鍍種廢水處理園區。
四、項目規劃
園區按照綠色環保理念,依托現代智能技術,建立智慧園區管理平臺系統,具有智能感知、高性能計算、海量數據存儲和大數據挖掘能力,實現智慧物流、智慧倉儲、智慧水務、智慧廢氣、智慧管網、智慧危廢、智慧危化等。
五、項目特色
園區建成后,所有入駐企業產生的廢水、廢酸、廢氣等污染物由園區統一處理,并將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人員培訓、產品檢測等“保姆式”服務。嚴格按照以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空間布局、推進循環經濟的管理理念,對入駐企業實行環境準入門檻制度。通過原輔材料采購、環保綜合服務、園區多功能互補及設備的融資租賃等供應鏈金融服務優勢,推動企業的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清潔生產以及智慧運營。
園區建成后,將徹底解決安平絲網表面處理中的環境污染問題,促進安平及周邊絲網產業工藝轉型升級、產業鏈延伸和附加值提升,并打通絲網產業鏈上下游關鍵問題,助力安平絲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乘政策利好東風
打造中國綠色經濟發展樣板工程
為促進數字經濟和產業集群深度融合,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壯大,日前,河北省工信廳印發了《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0-2022)》, 要求深入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平臺”融合發展,發揮龍頭企業引領示范作用,做優、做強、做大特色產業集群。
堅持走“創新驅動、標準引領、品牌提升、綠色發展”之路,大力實施縣域特色產業的振興計劃,形成107個百億元以上的特色產業集群。
安平縣是河北省縣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絲網產業年產值達600億元,產品銷往190個國家和地區,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絲網集散中心和銷售基地。
華融環保產業園作為2020年河北省百億縣域傳統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工程、河北省重點項目,身處京津冀中心地帶,依托于區位交通優勢,及安平絲網產業優勢,發展空間巨大。
攜手華融,共“鍍”未來! 華融環保產業園與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東旭藍天將充分發揮雙主業協同優勢,乘風而上,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打造以園區為平臺的環保新能源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商,智慧環保綜合方案提供商,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京津冀表面處理行業新高地。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