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提出了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26條舉措和工作要求
建設銀行近日出臺《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26條舉措和工作要求。
據悉,《通知》從服務大局落實中央政策要求、強化信貸政策支持、優化績效考核、差別化信貸政策、完善經營方式、加強科技驅動、推進全面主動風險管理、加強溝通與輿論引導等八個方面提出26條舉措。
日前,中國建設銀行召開專題會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服務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研究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具體舉措,并連續出臺《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和《中國建設銀行支持民營經濟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也是建設銀行近年來著力打造“建行模式”,積極破解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融資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
針對民營經濟發展,《意見》特別指出,將構建一套具有建設銀行特色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組合拳”,堅持優先服務優質民營企業、優先支持重點行業、優先支持民營經濟活躍區域、優先支持供應鏈條企業、優先幫扶臨時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五個優先”,配套強化授信研究、強化產品創新、強化服務效率、強化金融科技運用“四個強化”,建立保障資金來源、保障資源配置、保障盡職免責、保障策略幫扶“四個保障”,給民營企業“輸血”,以實際行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多數民營企業是小微企業,服務小微經濟和發展普惠金融是支持民營經濟的重要抓手和途徑。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要把更多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傾斜,我們有責任給更多企業家賦能,要轉變思路、更多地借助金融科技的支撐,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在服務民營企業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2017年,建設銀行在全國率先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其中,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兩大戰略的提出,更是為了有針對性地解決銀行“愿貸”和“敢貸”兩方面難題,對于解決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年年初,更是在全行范圍內提出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
同時,建設銀行對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支持,沒有簡單停留在信貸服務,而是擴展服務外延。目前,建設銀行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合作,成立建行聯合大學,建立職業教育聯盟,打造企業家、創業者商學院,幫助民營企業家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
近日,田國立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將為小微企業融資設正面清單。
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建設銀行用于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9萬億元,貸款客戶87.4萬戶,較年初新增26.9萬戶,增長44.39%,累計為170多萬戶小微企業提供了超過6.4萬億元的信貸資金支持。同時,建設銀行服務的對公信貸客戶中,民營企業占比九成,融資余額占比近30%。民營企業貸款余額1.88萬億,同比增速10.34%,高于對公貸款平均增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