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臺旅游產業,將通過“七個一批”,實現旅游業新增就業
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從今年起到2020年,新疆將通過“七個一批”,實現旅游業新增就業10萬人,其中今年新增就業1萬人。
日前,《自治區旅游產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規劃(2018—2020年)》正式印發,并于今年9月正式啟動,計劃實現今年旅游業新增就業1萬人,2019年新增就業4萬人,2020年新增就業5萬人。
三年內,新疆將以行業為主導,以產業為依托,北疆各地州市重點圍繞構建烏魯木齊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天山廊道世界遺產旅游產業帶、準噶爾北緣生態旅游產業帶,南疆各地州市重點圍繞打造絲綢之路文化和民族風情旅游目的地,結合各自實際,大力開發旅游業就業崗位。
其中,通過住宿、餐飲、特色產品銷售等旅游服務企業吸納一批;旅游交通企業、旅游經營企業、旅游景區管理企業吸納一批;旅游紀念品、新疆名優特及精深加工農產品生產企業吸納一批;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吸納一批;休閑觀光垂釣采摘等鄉村旅游吸納一批;民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等旅游文化項目吸納一批;旅游小微創業帶動一批。
這是新疆繼推進喀什、和田地區城鄉富余勞動力三年10萬人有組織轉移就業規劃和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三年10萬人就業扶貧規劃后,促進轉移就業的又一個重要規劃。
新疆將根據旅游業吸納就業和城鄉勞動者特點,實行分類施策。對適合普工崗位的城鄉富余勞動力,主要通過就地就近的方式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鄉村旅游、旅游文化項目等領域就業;對具備職業技能和經營管理、專業技術能力的勞動者,主要通過市場配置的方式到旅游服務、交通、經營、景區管理、紀念品生產等企業就業;對有創業意愿的城鄉勞動者,幫助實現旅游小微創業;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加強就業幫扶,幫助實現旅游業就業;優先組織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提供就地就近穩定就業崗位,確保長期穩定就業。
按照規劃,2018—2020年,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將實現旅游業新增就業1萬人。
“新疆旅游業大有前景,”9月17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張蓉說,今后旅游業將成為新疆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和新的就業增長點。新疆將圍繞發展全域旅游、打造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拓展旅游產業就業鏈,以就地就近就業為主要方式,以城鎮就業、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為主要方向,鼓勵引導有意愿的城鄉各類勞動者積極參加旅游業就業。
“新疆還將實施技工院校旅游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張蓉說,“通過調整技工院校專業結構,擴大旅游產業各專業招生規模,加強旅游產業各專業師資建設,推進產教融合,提升旅游技能人才培養質量。2018—2020年,新疆將培訓技工院校旅游產業各專業教師300人以上,技工院校招收旅游產業各專業學制學生1.5萬人,開展旅游短期技能培訓3萬人次。”
旅游人才就業服務計劃也是新疆推動旅游業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新疆除了采集旅游業就業崗位信息,做好崗位儲備外,還將針對旅游企業經營管理、技能技術用工需求,面向高校畢業生、技工院校畢業生和社會人才,定期舉辦專業化、小型化、特色化的專場招聘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同時,充分發揮網站、微信、手機APP等信息化載體作用,為供需雙方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