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行業標準《邊坡噴播綠化工程技術標準》將頒布助推生態修復大格局
國內首部行業標準《邊坡噴播綠化工程技術標準》經住建部審核批準,正在排版印刷中,預計10月份即可頒布執行。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環保督查力度,全力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這部標準的頒布執行意義重大,它是植被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的基礎,解決爭議的準繩,有效規范行業企業的行為,更好地推動了我國植被恢復與生態修復行業健康、穩定、有序的發展。
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許劍平作為這部行業標準的主編人動情的對記者說:“植被生態修復行業走了太多的彎路,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因生態修復施工技術能力的不足、生態修復理念的局限性或其他因素而導致的失敗案例,有一年綠、二年荒、三年死光光的,導致后期還要再投入大筆資金重新修復,甚至有的修復項目又出現了滑坡、水土流失等嚴重的安全問題,看到這些,我真的非常痛心,所以我覺得植被生態修復行業確實需要一部行業標準進行規范和約束了”。
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來,18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植被生態修復工作,許劍平及其科研團隊研發的一系列植被恢復與環境生態修復技術,已經在中國的30個省份完成了數千萬平方米的生態修復工作,獲得了令人稱奇的生態修復效果和廣泛的贊譽,公司也榮獲了“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企業”、“山東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的稱號,是國內生態行業的龍頭企業。冠中生態的系列植被恢復與環境生態修復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道路、隧道、鐵路、河道建設以及礦山開采等所產生的各種高陡裸巖邊坡的植被恢復,也適用于貧瘠地、堿性酸性土地、干旱少雨地、有毒工業尾礦等各種特殊成分的土壤修復和生態修復,在中國五大氣候帶內,從0海拔的平原到海拔高達4000多米的高原地帶,從最北端的極寒小鎮到最南端的熱帶海島均有成功案例,通過機械噴播作業的方式,在受損面上噴播土壤培養基,一般1-2個月就會長成郁郁蔥蔥的樹林,使環境歸于生態、歸于自然。
許劍平是一位含蓄低調、有思想有深度的女企業家,作為公司科技研發工作的領頭人,她認真嚴謹、潛心鉆研,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她帶領企業先后獲得了“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企業”、“山東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等稱號,取得了已經授權的發明專利18項,受理審核中的發明專利20項。她也承擔了幾項國家課題的研發,2010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循環應用及FSA植被恢復與環境的生態性治理技術”、2011年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團粒噴播植被生態恢復技術的產業化推廣”等。其中:2017年許劍平作為子課題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參加 “西南高山亞高山區工程創面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技術”的研發課題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只有該行業的領軍人物才可以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正是由于許劍平的原創性技術研發和行業的領軍地位,才能夠主持編寫了這部行業標準。
“作為企業,一定要長存危機感,具有憂患意識,敏銳地把握產業發展方向。一家技術研發型科技企業更是要不斷地通過產品升級、產品再造,并通過新模式新經濟創新、管理變革,深挖市場需求,來實現企業的自我革命,這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我深感肩上的擔子非常重,”許劍平繼續說,“另外能夠編制這部行業標準,為中國的生態修復行業做點貢獻,我感到非常地自豪,我也真心希望:在全球共同努力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家園的背景下,冠中生態不僅為中國也會為世界在生態環境修復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冠中生態一直秉持‘為地球播種未來,讓大地重批綠衣’的使命,致力于生態修復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讓更多地域、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態環境改善的紅利,在青島上合峰會和中國‘一帶一路’的契機之下,冠中生態期待與烏茲別克斯坦深化合作,助力烏茲別克斯坦生態環境建設,為促進青島市與烏茲別克斯坦雙向投資貿易合作,推動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春林說。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