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貨物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
《行動計劃》提出,與2017年相比,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增加11億噸、增長30%。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增長40%、長三角地區增長10%、汾渭平原增長25%;全國水路貨運量增加5億噸、增長7.5%;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減少4.4億噸。全國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20%,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以上。
其中,重點區域范圍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內蒙古8省(區、市),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4省(市),汾渭平原包括山西、河南、陜西3省。
為實現工作目標,《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六大行動。一是鐵路運能提升行動。提升既有鐵路綜合利用效率,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到2020年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建立健全靈活的運價調整機制,完善短距離大宗貨物運價浮動機制;二是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完善內河水運網絡,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2018年底前,環渤海地區、山東省、長三角地區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三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到2020年底,各省(區、市)高速公路貨運車輛平均違法超限超載率不超過0.5%。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四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推進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支持各地開展集裝箱運輸、商品車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試點示范創建;五是城市綠色配送行動。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等政策,并加大推廣應用力度。推進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打造“軌道+倉儲配送”的鐵路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六是信息資源整合行動。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提升物流信息服務水平。建立運輸結構調整信息運行監測和報送機制。
此外,《行動計劃》提出,積極落實財政等支持政策。利用車購稅資金、中央基建投資等現有資金,統籌推進公鐵聯運、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多式聯運產業基金,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和多式聯運發展。鼓勵各地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成效顯著的工礦企業,在分解錯峰生產任務時適當減少限產比例。
在城市綠色配送行動中,《計劃》指出要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到2020年,在全國建成100個左右的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項目。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和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清潔能源車輛的比例超過50%,重點區域達到80%。各地將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范圍,加大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貨流密集區域,集中規劃建設專用充電站和快速充電樁。
《計劃》強調,要加強政策保障,積極落實財政和用地用海支持政策,確保運輸結構調整取得實效。地方政府要盡快組織編制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