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發布《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我省是全國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點地區。加快改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體現,對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義。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6%;PM2.5未達標設區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設區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全面實現“十三五”約束性目標。
鋼鐵行業相關工作部署如下:
目標指標: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6%;PM2.5未達標設區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設區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全面實現“十三五”約束性目標。
城市鋼鐵企業要切實采取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域外搬遷等方式,推動轉型升級。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各地已明確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
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兩高”產業準入目錄和產能總量控制政策措施。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推動實施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城市建成區內焦爐實施爐體加罩封閉,并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強化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開展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排查,建立管理臺賬,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實施深度治理,2019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務。
到2020年,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10%。制定實施運輸結構調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鐵水聯運。加大貨運鐵路建設投入,推動鐵路貨運重點項目建設。煤炭、鋼鐵、電力、焦化等重點企業要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充分利用既有鐵路運輸能力,大幅提高鐵路運輸比例,2020年達到50%以上。
開展VOCs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對治理效果差、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單位,公布名單,實行聯合懲戒,扶持培育VOCs治理和服務專業化規模化龍頭企業。2020年,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下降10%以上。
對鋼鐵、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實施應急運輸響應。冬季實施“封土行動”應急管控。
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加大秋冬季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力度,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差別化管理。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載入排污許可證。
加大對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力度。落實“散亂污”企業綜合治理激勵政策。
煤炭行業相關工作部署如下:
到2020年,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進一步下降;全省煤炭消費總量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新建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對煤炭開采與洗選業、石油加工業、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新增耗煤(電力行業除外),實施煤炭消費量1.5倍減量替代。
實施“煤改氣”和“以電代煤”。在落實氣源、保障民生的前提下,在陶瓷、玻璃、鑄造等行業積極推進天然氣替代煤氣化工程,有序實施燃煤設施煤改氣。結合區域和行業用能特點,積極推進工業生產、建筑供暖供冷、交通運輸、農業生產、居民生活五大領域實施“以電代煤”,著力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
鼓勵煤炭企業開展井下選煤廠建設和運營示范,提高和優化煤炭質量。建設煤炭儲配基地,開展集中配煤、物流供應試點示范,實現煤炭精細化加工配送。大力推廣優質型煤和新型爐具,提高燃燒效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