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好一批高水平的教師教育院校和師范專業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印發《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意見》要求,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辦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師教育院校和師范專業。到2035年,師范生的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奠定堅實基礎。
《意見》明確,通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在師范院校辦學特色上發揮排頭兵作用,在師范專業培養能力提升上發揮領頭雁作用,在師范人才培養上發揮風向標作用,培養造就一批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勇于創新教學、善于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含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下同)教師。
《意見》要求,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辦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師教育院校和師范專業,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顯著增強,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顯著更新,以師范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新形態基本形成,實踐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協同培養機制基本健全,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明顯優化,教師教育質量文化基本建立。到2035年,師范生的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奠定堅實基礎。
在分類推進培養模式改革方面,《意見》對卓越中學、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養改革作出說明。其中,面向培養專業突出、底蘊深厚的卓越中學教師,要重點探索本科和教育碩士研究生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的培養模式,積極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面向培養素養全面、專長發展的卓越小學教師,重點探索借鑒國際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經驗、繼承我國養成教育傳統的培養模式。面向培養幼兒為本、擅長保教的卓越幼兒園教師,重點探索幼兒園教師融合培養模式,積極開展初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培養。
深化信息技術助推教育教學改革也是一項重要的改革舉措。《意見》要求,建設200門國家教師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意見》還從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完善全方位協同培養機制、建強優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深化教師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
為建強優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意見提出,推動高校配足配優符合卓越教師培養需要的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在崗位聘用、績效工資分配等方面,對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實行傾斜政策。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指導高校建立符合教師教育特點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引導和推動教師教育師資特別是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開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研究。通過共建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特級教師流動站、企業導師人才庫等,建設一支長期穩定、深度參與教師培養的兼職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指導推動各地開展高等學校與中小學師資互聘,建立健全高校與中小學等雙向交流長效機制。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