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振興托起美麗小鎮:微山縣西平鎮的鄉村振興實踐
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微山縣西平鎮,坐落在魯蘇兩省交界處、美麗的微山湖西岸。該鎮通過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和全域化打造,立足自然、突出生態、提升環境,實現了生態美環境優,推動了生態振興,促進了鄉村振興健康有序實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改善生態環境,實現鄉村生態綠亮清。微山縣西平鎮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理念,干部群眾形成了“環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的共識,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清除農村污染,留住綠水青山。該鎮通過物業托管的市場化模式,實現了鎮村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建立常態長效監管機制,確保鄉村環衛整治成果。突出抓好垃圾分類處理、衛生改廁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工作,建設垃圾分類綜合利用站,實現了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完善了全域覆蓋的污水管網,配套建設2處污水處理站,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實現了清水入湖。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改善民議、民建、民管的良好機制,通過支部帶頭、鄉賢治理、群眾參與的形式,制定了各村愛樹護綠、愛水護水等多項村規民約,成立了環境志愿者協會,開展環境教育,提高群眾的環境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保自覺,推動了生態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微山縣西平鎮通過強力治污治水,全力綠化凈化,鄉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村莊增綠,河水變清,村容村貌潔凈亮麗,鄉村環境美麗宜居。
實施生態改造,突出美麗鄉村色香韻。微山縣西平鎮美麗鄉村建設以自然為本,堅持生態環保理念,尊重自然形成,突出風貌保護,保存鄉村氣息,不增一面墻,不伐一棵樹,把建設變為生態化改造,對轄區鄉村資源排查整合,把所有坑塘河道、鄉村林地、宅前房后、閑置院落等都列入改造重點,實施老坑塘、古民居、古樹名木保護修復工程,全鎮4處廢棄坑塘改造成生態池塘,6處鄉村林地改造成群眾樂園,20余處閑置院落列入鄉村記憶工程,建設了村史文化館、民俗小院、傳統文化街巷、農家小院等節點,并發動群眾開展靚麗庭院創建活動,讓農村庭院美麗自然。改造過程中,大量采用本土磚瓦和木材等建筑材料,并將群眾閑置的青磚土瓦等資源充分再利用,將群眾廢棄閑置的糧缸、磨盤等收集起來,把缸體作載體進行彩繪,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獨特的鄉村風景和文化符號。該鎮依托鄉村自然景色打造的詩畫田園、水邊人家、幸福楊堂、小橋流水、和美孫莊等特色主題村莊,凸顯了美麗鄉村的濃郁韻味。
推進振興聯動,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微山縣西平鎮的鄉村振興實踐之路,以生態振興為突破,以美麗鄉村建設為重點,并堅持“五大振興”聯動,推動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和組織振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良好的鄉村資源,成為西平鎮產業振興的關鍵因素。微山湖慕蓮小鎮田園綜合體項目、生態循環農業園區等紛紛落戶西平,成為了發展美麗經濟和鄉村產業振興的新亮點。鄉村美起來了,群眾也要富起來,西平鎮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帶動群眾致富。鄉村環境煥然一新,鄉村旅游繁榮興盛,推動了鄉村人才“動”起來,鄉村文化“活”起來,煥發了鄉風文明新氣象,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該鎮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鎮黨員干部群眾精神振奮,干勁十足,西平鎮黨委被表彰為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
通過鄉村振興探索和實踐,微山縣西平鎮變成了生態小鎮、文明小鎮、和諧小鎮、幸福小鎮,更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美麗小鎮,榮獲山東省文明鎮、山東省衛生鎮等稱號。該鎮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凝聚干事創業正能量,共同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