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寫字樓項目銀行貸款可行性研究報告
1.1.4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1、更新單元范圍
本次更新單元范圍面積為 7053.8 ㎡。
2、拆除用地范圍
拆除用地范圍與更新單元范圍一致,用地面積 7053.8 ㎡,用地屬于公司的完整宗地范圍(宗地號 T805-0003)。
3、開發建設用地面積
本次規劃在已批法定圖則地塊劃分基礎上,扣除城市公共利益用地后,確定本次規劃的開發建設用地面積為 5883.8 ㎡(其中 946.1 ㎡為協議出讓給實施的用地面積,該部分用地對應的建筑面積按照相關規定補繳地價)。
4、公共利益用地面積
本項目拆除用地面積 7053.8 ㎡,根據該地區已批法定圖則的相關要求,拆除范圍內需落實公園綠地 304.2 ㎡,道路用地 865.8 ㎡,合計需貢獻的公共利益用地為 1170.0㎡。本次規劃按法定圖則的要求完全落實。土地貢獻率為16.6%。
2.3.1 地方政策大力扶持支撐項目可行
1、深圳市通過改革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牢固樹立創新發展、深圳質量的理念,更加突出規劃統籌,推進空間規劃與產業規劃有機銜接,實現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結構優化;更加突出有扶有控、有保有壓,以結構性、差別化的土地供給,引導空間資源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配置,限制、淘汰落后產能;更加突出節約集約,加大土地利用強度,促進優 質要素資源向產業基地和園區集聚,提高空間資源綜合利用效益; 更加突出改革創新,著力在土地整備、二次開發利用、產業用地用房供給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釋放產業發展空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更少的空間資源消耗支撐更長時期、更高質量的產業發展。
2、深圳加快實施城市更新
2009 年 11 月,《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出臺,目標是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產業結構,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土地、能源、資源的節約和集約利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辦法規定了綜合整治、功能改變和拆除重建等三類具體措施,為城市更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政策依據。
2012 年 1 月,《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實施細則》出臺,以推進實施《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規劃城市更新活動,建立規范、有序的城市更新長效機制。
2012 年 8 月,市政府召開了第五屆六十三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暫行措施》,措施中在加快城市更新歷史用地處置、完善城市更新地價政策、強化城市更新實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2015 年 8 月,深圳市規土委發布《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審批操作規則》,明確了城市更新單元規劃的審批職能分工,旨在規范流程、提高效率。
2016 年 11 月,深圳市規土委發布《深圳市城市更新“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優化更新結構、提倡有機更新、加大配套及保障性住房供應”的理念。
2017 年 1 月,《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更新實施工作的暫行措施》強調:大幅提高城市更新項目的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鼓勵軌道站點周邊、符合條件的現狀舊工業區調整規劃功能用于建設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
本項目的建設是貫徹落實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的重要表現。項目發展具備一定的制度支撐,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
3、深圳市制定產業轉型升級目標
當前,深圳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創新土地利用方式,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優化空間資源配置。保障重點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是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內在要求;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以“高新軟優”為特征的現代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是增強城市發展后勁,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必然選擇,對打造科學發展的“深圳質量”,努力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本項目片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互聯網產業,提升土地利用價值,符合整個深圳發展戰略,面臨良好地發展機遇。
2.3.2 經濟效益顯著支撐項目可行
項目建設將為深圳市優化產業結構,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財政稅收、活躍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項目總建筑面積約 3.53 萬平方米,均為產業研發用房,除了產業鏈核心企業引入,如香港麗達集團有限公司等,以及產業配套電子商務平臺,將引進中小民營企業 100 多家,將形成研發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中小民營科技企業集群。
經預測,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將聚集 100 多家中小型企業、3 家以上總部企業,創造 2 萬個就業崗位,實現園區營業收入 25 億元/年,總稅收貢獻 1.2 億元/年,成為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高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深圳市在互聯網產業領域的領先位置,加強深港青年創新合作。
項目鳥瞰圖效果圖

3.2.1 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南山區位于廣東省深圳市中西部,地理坐標北緯22°24′~22°39′、東經113°47′~114°01′,行政區域東起車公廟與福田區相鄰,西至南頭安樂村、赤尾村與寶安區毗連,北靠羊臺山與寶安區、龍華區接壤,南臨蛇口港、大鏟島和內伶仃島與香港元朗相望。東距汕頭272.8公里,東南隔海距香港元朗5.5公里,東北距惠州61.6公里,西北距東莞61.3公里,西距廣州102.4公里,西南距珠海、澳門59.1公里。
(2)地形地貌
南山區地處珠江口東岸,依山傍海,地勢北高南低,平地、臺地、山丘相間,從北向南可分為北部山丘盆地區、中部低丘臺地區和南部孤丘平地區三級地形,由北向南逐級下降。
南山區主要山峰北有羊臺山,海拔587米,中部有塘朗山,海拔430米,南有大南山,海拔336米。大部分為山前坡狀臺地,臺面已微丘陵化,平緩的崗地相間分布;臺地面積占40%,丘陵山地占30%,平地占20%,其余為灘涂水面。
南山區土壤以花崗巖風化土層為主,巖性為含石英砂粒的硬質粘土;谷地為風化土層,上覆1~4米厚的沖積和洪積松散砂性土,局部夾有砂層透鏡體;沿海灣一帶為濱海平原,地勢較平坦,巖性為淤泥和砂層,因河流沖積和海相沉積而成,厚度一般10~15米,其下為基巖風化土層。
南山區境內有南頭半島,分為北部和東南部平原地區以及西南部大南山等山丘,兩個地形小區面積約各占半島面積一半。南頭半島南端從前海到后海有5個海灣,分別為月亮灣、媽灣、赤灣、蛇口港、東角頭港。珠江口中有內伶仃島、大鏟島、小鏟島、洲島等一系列島嶼。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