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綜合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名稱:漁業綜合產業園項目
建設性質:新建項目
建設工期:15個月
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為新建項目,項目建設一座集成魚養殖、魚苗繁育和飼料加工為一體的漁業養殖現代化示范型產業園,具體建設內容:成魚養殖區、魚苗繁育區、魚飼料生產加工車間、綜合管理樓、食堂、門衛室及其它配套設施建設。設計產能為飼料生產加工2萬噸/年、魚苗繁育660萬尾/年、成魚養殖1,000.00噸/年。
項目投資估算
項目的總投資為5,636.7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為5,136.70萬元(土建工程費用為1,562.40萬元,設備及安裝投資1,289.36萬元,土地費用為2,026.25萬元,其他費用為153.01萬元,預備費105.68萬元),鋪底流動資金為500.00萬元。
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21年修訂),本項目屬于鼓勵類中第一項第44條“淡水與海水健康養殖及產品深加工,淡水與海水漁業資源增殖與保護,海洋牧場”,本項目不屬于淘汰類和限制類項目。本項目已取得當地政府發展和改革局備案,項目代碼為XXXX-XXXXXX-XX-XX-XXXXXX(詳情請見附件)。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要求。
選址符合性分析
項目用地總面積為65.36畝,其中水域面積25.12畝,陸地面積40.24畝。項目工程建設不占用水域,水域區域不作為養殖用地。陸地區域擬作為生產
建設用地面積,包括成魚養殖車間16,826.80㎡、魚苗繁育車間1,322.26㎡、飼料車間及倉庫2,256.37㎡、綜合管理樓400.00m2、食堂500.00㎡、水循環處理設備及場區附屬工程。該項目用地選址合理,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當地農業發展規劃布局,項目符合設施農業用地有關規定。
本項目不涉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不占用基本農田等環境敏感點。項目飼料加工粉塵經布袋除塵器處理達標后經15m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對周邊大氣環境的影響不大;養殖廢水排污口設置合理,可達標排放,對周邊地表水的影響不大。項目建設不會改變當地環境質量現狀,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明顯影響,符合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綜上所述,項目選址合理。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簡述
項目采取邊建邊營模式,2021年2月完成場平、成魚養殖一區的建設,同時開始進行場區景觀、綠化及其他附屬零星工程的建設。2021年5月完成飼料加工車間的建設,2021年底完成魚苗繁育車間和綜合管理樓的建設。2022年度內完成成魚養殖二區的施工,年度內完成全部生產車間的建設。
主體設施建設數量及規格
成魚養殖區:設8個車間,成魚養殖車間為鋼架結構。
魚苗繁育車間:魚苗繁育車間為鋼架結構。育苗池為玻璃鋼材質。
飼料加工車間:為鋼架結構,車間設3條生產線。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項目實施進度主要包括四個階段,即前期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驗收階段。本項目擬定實施期為15個月,即2021年2月~2022年5月。
產污環節分析
(1)廢氣
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魚類養殖過程產生的腥臭味;飼料加工中卸料、粉碎等工藝產生的粉塵;食堂油煙。
(2)廢水
廢水主要為養殖廢水和員工生活污水。
(3)噪聲
噪聲主要來源于水泵、增氧機等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
(4)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有廢棄包裝袋、除塵器收集粉塵、沉淀池淤泥、死魚以及生活垃圾。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