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產業新城是PPP模式的成功實踐案例產城融合:5年營收超百億
在當下經濟發展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嘉善來了一場“謀定速動”式的革新,通過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機制優勢,讓市場合理有效配置資源,充分發揮企業能動性、創造性,為城鎮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復制的鮮活樣本。
一、產城融合:5年營收超百億
2018年5月27日,嘉善產業新城2018年新建項目集中開工暨企業簽約儀式舉行,共有35個新建項目集中開工、15個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此次開工的35個新建項目涵蓋城市基建、公建、產業、民生保障項目等多個方面,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長三角(嘉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上海人才創業園二期等;15個集中簽約產業項目包括科技人才、機構平臺兩大類,其中浙江省“千人計劃”專家程奇博士等科技人才9人、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等機構平臺6家。
從2013年至今,嘉善縣政府與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以PPP模式打造了這座“江南”產業新城,這是繼“固安標桿”之后,華夏幸福又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產業新城PPP模式“新標桿”。圍繞“科創·新經濟”,確立了“全球創新城市、宜游魅力水鄉”的發展愿景,嘉善產業新城重點打造科技研發、軟件信息、影視傳媒、商貿服務四大產業集群,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團隊、科技成果、產業項目落戶于此。五年時間,雙方通力合作,助推當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累計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建設項目104個,簽約企業近200家,簽約企業營業總收入超100億元。引入碩士以上人才數量近300人,國際國內頂尖人才近10人。其中,馭勢科技智能網聯無人駕駛低速電動車生產項目、國創新能源項目等一批科技人才類項目,助力“滬嘉同城”,助推產業升級。
二、300多名城市運營人員服務宜居社區
五年來,嘉善產業新城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民生福祉的提升方面,也取得了良好進展,初步形成比肩上海的配套體系。為實現產城融合,嘉善產業新城不斷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務和生活配套功能,打造宜居社區,有效導入人口,形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截至目前,嘉善規劃展示館、新西塘越里一期、云湖公園一期、上海人才創業園等項目投入使用,已然成為嘉善縣新的魅力點及對外展示的窗口。人才公寓開工建設,云湖公園二期即將完工,五星級酒店等一批項目今年即將全面投入建設。通過這些公共建筑的集聚建設、活力街區的精心營造,嘉善產業新城核心區功能將進一步完善、品質將進一步提升。
這里基本形成了兩張精品網。嘉善產業新城已建成市政道路約10公里,“兩橫四縱”城市骨架基本呈現;完成景觀綠化面積約30萬平方米,同時還完成了8條河道的建設及整治,藍綠底板初步形成,并建成了污水泵站、垃圾轉運站、社會停車場等,有效保障了城市的正常運轉。
一組精品生活配套正逐步完善。在教育配套方面,國際化、高品質雙語幼兒園——嘉善澳華國際幼兒園,以及上海師范大學和華夏幸福合作辦學項目——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小學部),將于今年9月開學,屆時,嘉善縣民辦教育的整體水平將得到提升。嘉善產業新城內的公立小學項目今年也將投入建設。在商業配套方面,已開業的新西塘越里一期和即將投入建設的MINIMALL項目極大提升了產業新城商業配套體系。在住宅配套方面,規劃建設了滿足新老市民需求的安居之所。在醫療配套方面,正在規劃設計的嘉善婦幼保健院項目不久后將投入建設。
這里實施了一套人性化的城市運營體系。嘉善產業新城配置了300多名專職城市運營工作人員,保障產業新城的“綠、美、亮、凈、序”;全面完成區域內市政道路、公共服務設施等的夜晚亮化工程,實現無死角、全天候、精細化管理;通過舉辦眾多的體育賽事及城市節慶活動,城市知名度與美譽度得以提升。此外正在推進智慧城市項目,兩年內將實現城市管理的全面智慧化。
三、新西塘越里的古鎮情,產業興城文化助推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嘉善產業新城核心配套新西塘越里開業迎客,開業當日及五一假期客流如織,共接待20萬游客,藝術美學成就現象級商業街區。
據了解,新西塘越里以當代國際化藝術館與跨界IP體驗館為核心驅動,以文化、跨界、互動為主題,匯聚了精品民宿、特色餐飲、文創體驗等品牌商戶,將中國美學的情感模式、度假體驗與當代藝術相結合,旨在打造針對長三角中高端人群的微度假旅行目的地。
不同于一般的傳統江南古鎮,是這里獨特的文化韻味。新西塘越里精心打造出江南古建筑群,力求將江南的文化精神注入這一建筑群落之中。一座座樣式各異的石橋,每一座都由香山幫工匠精心而制,為追求工藝上的完美,橋所用到的石材都是舊的,采收后還經過了反復打磨和雕琢,使之呈現出古橋的柔美和素雅。
四、可供復制的城市發展樣本
相比于河北固安,嘉善產業新城原有經濟基礎相對良好,更快顯現出社會經濟效益。具備了異地復制樣本和能力的華夏幸福,在嘉善產業新城的打造過程中,根據區域特色和政府需求,針對當地的地理屬性、資源稟賦、基礎設施、產業基礎、人口結構等,規劃出了最適合當地縣域發展的路徑;緊緊圍繞市場經營思路,聚焦滾動開發、建設、運營,補齊縣域經濟短板,長期持續高效運營,切實提升城市的魅力、吸引力、承載力和競爭力。
嘉善產業新城是PPP模式的成功實踐案例,是嘉善政府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實踐。通過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機制優勢,讓市場合理有效配置資源,充分發揮企業能動性、創造性,提升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實踐證明,嘉善產業新城整體開發、專業運營和產城融合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PPP模式,造福百姓,為浙江城鎮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可供復制的鮮活樣本。
前瞻產業研究院觀點:嘉善產業新城,是華夏幸福在長三角地區布局的第一個產業新城。比起固安產業新城,嘉善的城市建設水平、招商引資能力和產業發展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如何與政府的發展訴求相匹配,又有未來的成長性,成為核心問題。對此,華夏幸福的解決方案是“做加法”,在政府所做的基礎上,給當地添加附加的價值。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