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數據管理公司云信達完成數千萬元A輪投資,資方為東方富海
3月11日消息,云數據管理公司云信達獲得東方富海數千萬元A輪投資。創始人張兵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繼續發力與各大云廠商的戰略合作以及銷售渠道建設,并劃出專項資金用于產品的持續研發。
云信達成立于2015年,據悉,目前公司提供的是標準化的產品,產品配備各種客戶所需要的模塊。同時,在交付時候,云信達提供云端SaaS版本和License企業版本,以企業版本為主,平均客單價在70萬,SaaS版本使用在少數的中小客戶上。值得一提的是,云信達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已經實現盈利。
2003年同濟大學MBA畢業后,張兵進入了當時的全球第三大獨立軟件公司CA從事數據倉庫、數據挖掘解決方案的銷售。
馬云曾說過,數據是繼煤、石油、電等生產資料之后第三次技術革命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我們知道,在數字化轉型的今天,企業希望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減輕企業IT工作量并提高業務敏捷性,降低經常性成本。
企業希望充分利用云優勢,從企業豐富的數據中獲取商業洞察,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其次,希望通過提高數據驅動力,推進企業變革,實現現代智能化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能夠準確洞察自身所擁有的數據,預測需求,減少成本并降低風險。這時候企業就需要針對數據的保護、收集、存儲以及數據定位等問題做出重大決策。
不過,從傳統觀念來看,很多企業認為數據保護主要就是備份。其實,備份在企業數據管理戰略當中非常重要,備份是核心基礎。但除了備份之外,企業還需要考慮其他問題,例如,創建面向未來的數據管理戰略、云戰略和區別化。
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國際頂尖的跨國公司,張兵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系,曾在賽門鐵克軟件公司任職Senior Country Manager,他在存儲和安全領域對產品技術架構、市場營銷和團隊管理有深刻理解。
“根據相關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163ZB,這些海量數據需要保存、存儲。但我們要注意的是,有一種現象叫做“暗數據”,指3-5年里客戶都沒有使用的數據。而今天,客戶存儲的數據中有50%屬于“暗數據”。”
另一方面,在企業CIO的眼里,IT基礎設施除了服務器、存儲、網絡之外,還包括備份。據IDC調查60%-70%的企業CIO對現有備份系統不滿意,Gartner之前的報告顯示50%的企業在2020年前準備升級或更換備份系統。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