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示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引進人才和產品升級??
智能運維產品研發及提供商必示科技今日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順為資本領投,老股東明勢資本跟投,華興Alpha任此次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資金主要將用于團隊擴展、產品研發升級以及銷售推廣。
2016年,源自清華大學的智能運維團隊創立了必示科技,將智能運維科研成果產品化推向市場。
資料顯示,必示科技成立于 2016 年,由清華大學的智能運維團隊創立,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AI運維引擎,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海量監控數據,讓企業可以實現自動、快速、準確的故障發現、故障定位、故障預測等,提高企業IT系統可用性和運維效率。
以金融行業作為切入點,必示科技已經服務于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頭部客戶。本輪融資后,還將拓展不同行業領域,如電信、能源電網、工業制造、IoT、政府、互聯網。同時,進一步拓展分析場景,例如安全、運營、業務等場景。
經過調研必示科技發現目前IT運維市場存在以下痛點:
傳統運維(自動化腳本編排+人力決策)經過20-30年發展,已經無法支撐互聯網化帶來的高運維高需求,也無法支撐運維人效超線性增長的需求,人力增長跟不上數據業務增長。例如,某銀行三年內服務器將增1000%, 但人員只增50%
傳統運維市場,全球每年有萬億資金、數百萬人力投入,人工運維耗時長,費用高。例如一家擁有上萬臺服務器,上百個系統的銀行,每天的監控數據達到10TB以上。人工配置幾千規則,每天數十萬異常報警,排障時間平均90分鐘。維護需要數百人力運維,每年要負擔近億元成本。
針對以上痛點,必示科技產品主要思路就希望是逐漸減少人力在運維決策中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加人工智能在運維決策中的比例。
目前,必示科技已經開發交付了智能異常檢測、異常機器定位、智能瓶頸報表三個功能模塊的產品,通過三個模塊的產品可以監控交易量、響應延遲、網絡流量等指標,做到自動檢測指標異常,定位故障模塊和機器,自動發現性能瓶頸。據必示科技的統計,使用這套智能運維模塊產品,故障發現和定位的準確率能達到90%以上,平均故障解決時間減少50%。
目前,必示團隊有近30名成員,其中75%來自于清華大學,30%是智能運維方向的博士。其CEO劉大鵬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曾獲百度技術體系最佳新人;CTO是程世文清華計算機碩士、互聯網行業連續創業者;產品總監隋楷心,24歲獲得清華計算機博士學位,曾就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是前樹根互連AI Lab的主任。
根據Gartner 的預測,Al運維逐步取代人力運維是大趨勢,到2020年,智能運維全球部署率將在2020年達到50%。根據iResarch2018年的數據,未來兩年中國第三方IT運維服務市場規模增速都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億人民幣以上。
劉大鵬表示,這次融資資金一方面將用于引進頂尖智能運維人才,到2019年底可以將團隊擴充到60-90人,另一方面對產品進行升級,后續還將推出十余種智能運維功能模塊,并有機組成平臺化的“AIOps運維大腦”,同時拓寬銷售、將業務拓展到如電信、能源電網、工業制造、物聯網等領域。未來,必示科技還計劃利用數據匯聚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分析場景,例如安全、運營、業務等場景。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